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姚广孝演义 > 第十二回

第十二回

此怠慢,违我军令,可知罪吗?!”

二人昂然答道:“只是训练,又非实战;我等不违令,所以并不知罪!”

道衍道:“操场如战场,训前既颁法令,就须严格执行。怠慢军训,故出差错者杖责八十——拉下去立即执行!”

道衍下了军令,跑上一帮侍卫武士,倒剪了庞奇、唐瑞双臂,向外推了就走。

庞奇、唐瑞大叫道:“我们都是战场上闯过生死关的,些许小事,就责我们,可恼,可恨!”

道衍怒道:“这等骄兵悍将,纵之终要误事,给我推出去斩了!”

华平道:“道衍大师息怒,庞奇、唐瑞对抗军令,罪当斩首,但念其骁勇有功,请赦死罪!”

道衍道:“他们有功,已经赏了,作战骁勇,将士本分,此时违犯军令,就当严格责之,以儆效尤。多赦致乱,军令如山,绝不轻饶!”一挥手,令武士推出庞奇、唐瑞斩了。

武士提来庞奇、唐瑞首级,道衍指两个首级道:“如何训练,各有明令,哪个违忤,严惩不贷。我们各就各位,继续操练!”说毕,手中小红旗一摆,继续演练阵法。

自此之后,演练阵法时,众将士均严格守位,遵从调度,于是阵式整齐。

事后,燕王道:“初时,小王还怕师傅是佛子,不能严格执行军法,今见师父斩庞、唐二人,小王无此忧矣!”

道衍道:“杀人行残,凡具人性者,均不欲为,但此二人不杀,会因他们死我多人,故临事当思不能因小而失大的道理。”

燕王道:“师傅甚通佛旨,杀人时,心中也思及佛吗?”

道衍道:“正因我精通佛旨,才知人不能成佛。佛乃善世之学也。但不能没人性,佛言绝七情六欲乃作伪。试想人皆无七情六欲,即同草木,还有什么善恶之分!另外,如世人皆为佛,均绝七情六欲,人类岂不灭绝!道家的阴阳学说,还讲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佛家则把人的情欲看成犯罪,岂不是大违人性!因此,道衍学佛,只学其善世之处,对于不利于世人之恶类,绝不慈悲怜悯!”

燕王道:“师傅对佛旨理解这样精深,这才为圣僧,非凡僧之拘俗可比。”

华平道:“在下听说,道家也不许娶妻生子呀!”

道衍道:“那也是庸道。道家学说的奠基者为老子、庄子,他二人就皆有妻室。民间就有庄子扇坟之故事。说是庄子成仙后,想试其妻之贞,就装死,然后化作一个英俊书生,说是庄子朋友来吊唁,住在庄子家。夜里书生调戏庄妻,二人定情。葬礼完毕,庄妻就要与那书生结婚,那书生说必须等庄子的坟土干后。庄妻嫌坟土干得太迟,就去扇坟,庄子又化作一行路人,问庄妻扇坟原因。行路人代她扇坟,结果越扇越湿……庄子若绝了七情六欲,又何必在乎妻子的贞不贞呢?!”

燕王笑道:“可是道士为什么不娶妻呢?”

道衍道:“这大概是因为道士住道观,就没法娶妻。因为娶妻就要生子建家庭,还怎样学道呢!庄子讲清静无为,又说‘无为,则无不为’,这‘无不为’不明明说可以做一切,也包括娶妻吗?”

燕王道:“师傅佛学得深,道也学得深。越学越深,则不受各种限制,小王则可以不忌佛、道清规,无事不可和师傅商量了。”

道衍道:“我自来依附王爷,就已经无事不可商量了。”

燕王道:“好,京城里来了信,说京城情势紧张。晚间我到师傅寝处,再和师傅商讨应付办法。”

道衍点头,道:“好。”

这天晚上,道衍晚睡,等待燕王。约二更,燕王来到。二人到密室里坐定,燕王把京城送来的密信拿给道衍看。

原来,朱允炆继帝位后,年号建文,怕诸王不服他,甚感忧虑。当时诸王均是建文叔辈,各拥重兵,多行不法。建文帝召近臣齐泰、黄子澄商量。

齐泰、黄子澄给建文帝出了个削藩之谋。齐泰道:“陛下之忧,在诸王权重,若找借口削了他们的权,陛下不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黄子澄道:“诸王中唯燕王拥兵自重,也有谋略,对陛下威胁最大,但先削他的权,必激其反,若各王助他,就如奔鲸触罗,仓促难制。我们可以先削他王之藩,最后再削燕王,他也就无力反陛下了。”

黄子澄是建文帝之师,建文帝听了他的话,开始削藩,先张贴诏告,令士民上书言诸王不法。于是收到不少告状。建文帝根据士民的状子,废了齐王、湘王、代王、岷王,还逮捕了周王朱。周王与燕王乃同母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