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姚广孝演义 > 第二十三回

第二十三回

路皆平;徐辉祖、梅殷等均不再抵抗;齐泰、黄子澄等皆获。文武百官又称贺劝进。燕王觉得火候到了,便召集诸王公大臣道:“自孤王进京,诸王及群臣合词劝进。怎奈固辞不获,只得勉循众志。希诸王、大臣与我协力同心共济社稷,以福万民。”

诸王及百官唯唯听命,并扶燕王即皇帝位。

燕王即位,下令清宫三日。他心中怨恨允炆,将诸宫人、女官多半杀死。

燕王召见曾得罪允炆的宫人及太监,询问允炆尸体在哪里?因烧死多人,肢体残缺,面目全非,宫人、太监谁也不能证明哪个是建文帝。有个宫人指着马皇后宫中的一具尸体道:“奴婢似见焚宫前,建文曾在这里,这具残骸一定是他。”

燕王命人从灰烬中把残骸拨出。那尸体满身焦烂,四肢残缺,辨不出是男是女,只觉得惨不忍睹。燕王也装作凄然道:“痴儿,痴儿!为什么这样呢?”

此时,翰林侍读王景在侧,燕王问他建文帝如何埋葬,王景道:“皇上在位而亡,当以天子礼葬之,才合制。”

燕王不愿,但想起道衍的话,便点头允诺。

于是,以天子礼葬了这具残骸。埋葬毕,忽有一人满身缟素,在皇宫前伏地大哭建文帝,声震宫阙。

燕王在宫中听见,大怒,即令武士擒进。燕王一看,认得是方孝孺,不由态度转和道:“方孝孺,你好大胆量,朕正要拿你,你却自己前来送死。”

只因道衍临别时,曾嘱咐燕王定鼎之后不要嗜杀,否则恐伤人和。他特别嘱咐道:“方孝孺乃华夏人望,品格方正,如有抗忤,亦不要降罪。”因此,燕王本来盛怒,欲对敢哭允炆之人不问即诛。可他见是方孝孺,就只轻描淡写地说了几句威胁话,迫其转变。

可是,方孝孺却昂首大声道:“纲常大乱,斯文扫地。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燕王道:“你愿死,可是朕偏要让你活着!”燕王知道方孝孺一时不能转变,便吩咐武士先押方孝孺入狱。

第二日,燕王命方孝孺门徒廖镛、廖铭入狱劝方孝孺归顺。

方孝孺怒斥道:“你们跟我数年,难道尚不知大义吗?!”

廖镛等被骂回,燕王仍不生气。

不几日,燕王欲写即位诏书颁布天下,廷臣一致举荐方孝孺。燕王召方孝孺。

方孝孺仍身穿缟素到大殿,大哭建文帝不已。

可是,燕王不怪,走下龙椅劝慰道:“允炆已死,先生不要自寻苦痛。朕也很哀痛。朕进京来,原来只是欲效周公辅成王。”

方孝孺诘责道:“成王安在?!”

燕王道:“他自焚死了。”

方孝孺道:“何不立‘成王’子?!”

燕王道:“国家安定,须靠能治国的成年人,立个孩子,对国家不利。”

方孝孺道:“何不立‘成王’弟?”

燕王语塞,红了脸,许久才道:“立谁为君,此朕家事,先生不必管。”

方孝孺还要诘责,燕王示意内侍把纸笔递给方孝孺,婉言道:“先生一代儒宗,今日朕即位颁诏,烦先生起草,幸勿再辞!”

方孝孺掷笔于地,且哭且骂道:“要杀便杀,诏不可草!”

方孝孺当着文武百官如此顶忤燕王,燕王脸面无存,不由怒道:“顽固儒生,即使你不怕死,也不顾九族吗?!”

方孝孺厉声道:“你便灭我十族,我诏也不能草!”说至此,俯身拾笔在纸上大书“燕贼篡位”四字,掷于燕王道:“这便是你的即位草诏!”

燕王见了,气得脸色立变,扶案而起,怒视着方孝孺道:“你敢呼朕为贼吗?好……”立刻对近侍道,“用刀撬开他的口!”

近侍领命,用刀撬开方孝孺之口,刀创到耳,缟素之衣被血染红。燕王仍恨恨道:“先把他收监,让他亲见十族惨死!”此时,燕王已失去理智,全忘了道衍的话。他下诏逮捕方孝孺十族(九族加朋友、门生),计八百七十三人,一律杀死。杀了这些人后,燕王又命将方孝孺牵出至聚宝门外,处以极刑。

燕王杀了方孝孺十族,气犹未泄,适齐泰、黄子澄先后被解来。燕王让带到殿上,亲自审讯。二人俱言削藩是为国家和宗社着想,抗辩不屈。燕王大怒,同时处以磔刑。

兵部尚书铁铉,也被捕入京,带至殿上。他毅然背向燕王而立,燕王强令他扭头一顾,铁铉终不扭头。

燕王恨恨道:“你倔强,看我有法治你。”于是,命近侍将他耳鼻割下,叫人炒熟端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