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重生朱雄英,引爆大明工业革命 > 第037章 纺织革命立项

第037章 纺织革命立项

不负皇后娘娘所托,把这纺纱神器“九江机”在织造局内试用清楚,并推出标准版本。”

“纪公公,这几位是九江所找的能工巧匠,有做木工的,有经验丰富的纺工,你一块带去织造局安顿好,以后就让他们也一起参与“九江机”的改版升级。”朱雄英指向李景隆找来的几位“初代九江机”的制作者,向纪公公推荐了他们。

“老奴遵命。”

“多谢皇太孙殿下。”几位能工巧匠也感激朱雄英言语之间就解决了他们的编制问题。

眼看这新式纺纱机在马皇后的推动下,很快就要正式步入发展的正轨了,朱雄英感叹还是皇爷爷皇奶奶好使啊,不管想干啥都能自己定下,不像自己,想干点什么还得跟老朱申请。

“得想办法搞点自主权,很多研究前期并不需要普及,只要找几个相关的人才指引一下方向,他们就可以开始研究了,只有在理论和试验阶段都完成了,需要大规模推广的时候,才需要再找老朱审批通过。”朱雄英在心里暗自盘算怎么安排自己想要做的研究。

今天“九江机”在织造局正式立项给了他不小的启发,并不是所有的东西研究出来就一定要马上推广马上使用,他陷入了一个误区,因为包括他自己也觉得科研应该等九龙湖学院建成之后再正式开始,但是现在他改变了想法,时不我待,科技树的加点必须要从此时此刻就开始了!

不过从大明开始点现代科技的科技树,需要研究的东西也太多了,优先什么方向呢?朱雄英一时也犯了难。

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海船是必须要造的,不过明朝本来造船技术就是当世最强,只需要引导着让原永乐年间的船提前出现,并针对大明宝船进行一系列适合远洋航行的改进就可以,此时造船缺的不是技术而是钱。

然后是军工业,必须要使大明的军事力量达到遥遥领先,此时大明军力已经超过了周边的势力,但是优势并不明显,洪武五年北征,徐达中路军战败,若不是冯胜的西路军战果颇丰,这次北伐说是大败都不为过,包括后续的数次北伐,虽然胜多败少,但北元的四十万控弦之士也都还在,对明朝北境的威胁也一直存在。

所以要尽快提高大明军队的火器水平,加快大明绝对优势军力的形成。

其余的就是基础科学了,得迅速培养一批具有现代科研素养的人才,他们不需要多高的学历,只要能在某一领域有所钻研即可。

事实上,在西方工业革命时期,也有很多土路子出身的科学巨匠,比如广为人知的“发明大王”爱迪生,他只在学校待了三个月就退学了,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