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装准备妥当。
第二天姬羽嘱咐袁鹏、莹莹,让他们配合孟叔管理文印社,又跟老孟、老魏道了别,带着资料开车载着谢文娟、邱梅梅先去了汽修中心。
到了司机之家,姬羽跟姑妈介绍了谢邱母女,让姑妈给她们开了个房间休息,姬羽自己则去了蓝灵的办公室。
蓝灵见到他笑道:“你总算来了,这两天我姨夫打了好几遍电话询问你呢,嗯,跟工行抵押贷款的事已经说妥了,今天上午就能把300万提出来,利息给了咱一些优惠,贷期三年,年息11% 。”
“我这两天连觉都没怎么睡,就搞资料了,也幸亏文印社的孩子们和孟工帮忙,要不还得忙两天。贷期三年,利息才11%?灵姐你可以啊,面子不小,要是在走正常借贷,至少要13%吧。”
“哪是我的面子,是汽修中心这个超优质企业的面子,就这工行的领导还对我连声感谢呢。”
“嗯,有了这三百万,我就可以办很多事了,你这里留一百万入股饲料厂,剩下的钱给我办个工行88万的通兑存单,剩下的给我办个通兑活期存折存进去,上午办好,下午我要带走,京城那边很急。”
姬羽交代完,就开车去了镇政府,将项目可行性报告交给了赵国平,赵国平大喜,带着姬羽去了书记办公室。
孙书记跟姬羽热情握手,坐下寒暄几句后,就接过赵国平递过的资料,打开鸟瞰图不由两眼放光,就这规模这设计,一看就有现代化大企业的气势,别说在桥西镇是一流企业,在全市民营企业中也是独占鳌头,在仔细审阅了项目可行性报告后,沉思了很长一段时间,随后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饲料厂项目是个来料加工、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深加工项目,非常适合桥西镇的情况,可以说是为桥西镇量身打造的项目。
孙书记认为,年产1万5千吨蛋鸡饲料的格局狭隘了,随着国家经济战略的调整和对民生政策的重视,今后几年我国养殖业必将出现井喷式发展,对功能性禽畜饲料的需求也将会有一个相当大的需求市场。
所以,将饲料厂的产能规模扩大至年产五万至十万吨是有必要的。
孙书记的意见内涵姬羽明白,就是吨的规模政绩加分不足,他需要至少年产5万吨规模的政绩,其实姬羽也知道放大项目产能也不愁销售市场,不过放大产能就意味着扩大投资以及扩大管理团队,他现在既缺钱又缺人,而且以后他发展的重点还不可能是饲料、养殖和麻酱蛋,他的长远战略目标还是他的专业:机械设备和材料。
跟孙书记几番讨论,最后达成共识:
饲料项目包括2万吨\/年蛋鸡饲料、3万吨\/肉鸡饲料、5万吨\/猪饲料三期工程,分三年完成,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
姬羽以工艺技术和500万元入股占项目总股份的60%,桥西镇政府以100亩工业用地以及200万资金占项目股份的25%,在全镇集资200万平均分配其余15%的股份。看上去项目投资额挺耀眼,其实一期工程预计投资不过300万,现在蓝灵已经办下了银行贷款,姬羽倒也没有资金压力。
饲料厂厂址就选在镇粮食加工厂的东邻,不过土地面积却是粮食加工厂的五倍多,镇粮食加工厂前身是乡村级别的米面加工作坊,这些年镇政府陆陆续续投资了上百万元,用于扩大产能和经营范围,到如今已经是年加工小麦过万吨、玉米过万吨、大豆油过百吨的规模加工厂,每年能比较稳定的为镇财政提供20来万元的利润,不过这已经是粮食加工厂的极限,作为计划经济,镇粮食加工厂加工的粮食主要就是供给本地域的粮站和副食商店,保障城西区10万居民百姓的生活,原则上不能跨界经营,扰乱经济供给是非常严重的罪名,所以桥西镇的粮食加工厂的发展空间已经到了天花板。
饲料厂项目给邱林华的粮食加工厂提供了发展契机,一旦饲料厂建成投产,玉米面需求立时能够翻番,如果达到最大产能,粮食加工厂的产能保守估计也要扩大四倍,届时年利润可轻松过百万,所以邱林华对筹建饲料厂的热情并不比姬羽自己差多少,姬羽对他的印象一直很好,提议让他兼任饲料厂的厂长。
邱林华是镇政府在职干部,而饲料厂则是公私合营的股份企业,姬羽是超过半数的绝对大股东,为了保证饲料厂的良性管理,孙书记、黄镇长、赵国平副镇长都高姿态表示不向饲料厂委派厂级管理人员,没想到姬羽却提出让邱林华兼任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