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自强与坚守 > 第111章 未雨绸缪

第111章 未雨绸缪

羽说了,希望姬羽能在这个关键时候帮她顺利度过考察期和公示期,稳住五金厂的工人情绪,更希望在分管全区工商企业的工作中得到他的支持和帮助。

话已至此,姬羽还有啥好说的,别的方面暂且不论,单是方坤帮他解决了京城户口,这个情分就足以让他对她感恩戴德,倾力回报。

见姬羽答应,方坤立刻去五金厂找到连厂长,把自己的想法跟他说了。

连厂长是五金厂老干部老职工,跟五金厂感情很深,现在厂子经营成这样,他寝食难安,可又力不从心,五金厂这两年每况愈下,原来的技术员早已另谋高就,能找到关系的员工也纷纷跳槽,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却干上火没办法,再有两年他就到退休年龄,他不想五金厂在他手中倒闭,更不想退休后没有单位发退休工资,报不了医药费。

姬羽结婚时,连厂长也坐在3号贵宾桌,潘总的话,连厂长也听到了,现在听了方主任的意见,连厂长举双手赞成。

当天下午,在五金厂会议室召开了中层以上干部班子会议,方坤宣读了街道办党委下发的决定,任命姬羽为如意里五金厂技术厂长兼工程师,分管五金厂生产技术和新产品研发工作,在厂领导班子里排名第二位。

对街道办党委的决定,连宇文厂长首先表示了坚决支持和拥护,其他两个副厂长脸色就没那么好,但也表示会配合姬副厂长的工作。

姬羽的表态很谦虚,说自己虽然学的是机电专业,但理论有余实践不足,另外食品厂刚刚起步,很多事情他都要亲力亲为,所以他主要精力还是侧重于食品厂,也不在五金厂开工资,五金厂这边如有专业技术方面的事情,他一定会尽力配合连厂长和其他领导,把工作做好。

这么一说,分管生产的梁副厂长和分管经营的朱副厂长脸色才好看起来。

姬羽的表态半实半虚,他来京城,原本是为他的耐腐蚀机械密封专利找一家合适的厂家,以备渤海特种泵阀厂的耐海水潜水泵出问题时,他能及时出手予以解决,既可以打一下孔厂长、李总工程师的脸,出口恶气,将他们扣自己的户口档案和大学文凭学位证书要回来,当然现在户口已经不是问题。此外,姬羽还打算依靠专利技术获得比较丰厚的回报。

干食品厂经营麻酱蛋只是他的一个副业,纯粹是同情房东一家,给善良的韩大妈和不幸的玉洁姐一个创收营生,却没曾想到,善心得到了善报,他不但就此成了家,有了京城的身份,还意外发现这个五金厂,简直就是为他的机械密封件量身打造的一家企业。

首先五金厂基础不错,上百亩厂区地域,一栋四层办公楼,六个主车间,两个原材料仓库,两个产成品大仓库,一个锅炉房,甚至还有一个体育场,一个图书馆,一个小礼堂,由此能看出五金厂曾经也有过辉煌的历程,据说五十年代鼎盛期,职工曾经超过800人,怪不得昔日的五金厂还有自己的幼儿园。

五金厂机加工设备较全,车磨刨铣锻、铆铸冲割焊,别看设备老旧却很齐全,目前在职的300多技工,每人都有一项以上熟练的机械操作技能,很多人甚至是多面能手,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这个厂现在处于明显滑坡状态,产品落后单一,设备老旧,没有资金储备,要靠吃老本维持,处于半停产状态,依靠自身的力量,想翻身基本无望。对于外行,这样的厂,除了地皮还能让人心动,再没有吸引人眼球的地方。

姬羽现在还没有拿下五金厂的实力,在五金厂还没走到末路,在如意里街道办还没被逼到绝处时,买下这个厂,估计至少得超过五百万元。

而300多在职职工安排是大问题,机械密封件是个精密机械配件,需要的设备必须是先进的高精度机床,甚至是自动精密机床,操作工的特点是少而精,在姬羽的设计预想中,一个年产一万套机械密封件的工厂,操作工最多不会超过100人,这还是三班倒的状态,明年的这个时候,这个密封件工厂就要有产品产出,那时候五金厂的这300职工怎么安排?确实是个伤脑筋的问题,让淘汰下来的200人全都进食品厂?开玩笑了。

再有就是,五金厂200多退休职工也是个大负担,一年超过10万元的退休金和数万元的医疗费,随着这些退休工人岁数一年年增加,这方面的负担也会一年年加重,这些退休职工昔日确实为五金厂的辉煌做过贡献,可对姬羽的机械密封件厂却是没有贡献度,让他对此负责,街道办如果不拿出可行的措施,他还有第二方案,将密封件工厂落户在燕州桥西镇,跟钉子厂合作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