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苦于势单力薄,无得力之人相助。
曹操和刘备二人的反应,瞬间给了他新的希望。
“依司徒大人的意思,是想与我二人一道,商讨灭董之计?”
曹操也不拐弯抹角,直接摊牌。
王允轻捋长髯,微微点头。
随后,将目光移向刘备,询问他的意思。
刘备感受到对方炽热的眼神,一时竟不知如何应对。
他于是回头看向自家军师。
杜佑淡淡一笑,朝王允拱手道:
“司徒大人心系汉室,志在剿灭国贼,不知有何计策?”
王允微眯双眸,见是一个年纪不大的青年男子,不以为然道:
“讨贼之计,乃机密之事,不可为外人道也。”
话里话外,就是说杜佑不过一个小屁孩。
国家大事,还轮不到他插嘴。
杜佑冷笑一声,出言讥讽道:
“依我看来,司徒大人黔驴技穷,实则胸中并无一计。”
“若司徒大人不嫌弃,佑可为你献上一策,董贼之祸,可克日而灭。”
这王允,真是个好面子之人。
若是胸有良计,早就跟董卓开干了,还用特地请上曹操和刘备?
王允被他揭穿了心思,当下便心生不悦,怒道:
“你是何人?竟敢夸下海口,说什么克日而灭?”
刘备见双方剑拔弩张,急是出言解劝:
“司徒大人息怒,杜佑先生乃是备帐下一谋士,还望大人看在备薄面上,不予计较。”
说完,刘备回头看向杜佑,无奈地苦笑一声。
杜佑?
王允在脑海中飞速搜索,却不曾想起有这么一号人。
他也结识不少名士,不过大都出身世家大族。
下一秒。
他便恍然明悟,这杜佑,想必又是一名寒微子弟罢了。
没想到刘备竟沦落到此种地步,连这寒门之士也要网罗笼络。
一想到这,他心中便有点后悔。
看来请来刘备,又是失策之举啊。
“罢了罢了,老夫也不是心中狭隘之人。”
说罢,王允目光移向杜佑,眼中毫不掩饰轻视之色。
“但老夫也要奉劝你一句,董卓之祸,甚于洪水猛兽,不是凭你一张嘴就能破除的。”
“岂不见满朝文武,于董卓面前皆是唯唯诺诺,敢怒不敢言!此事干系重大,只可徐徐图之!”
“呵呵,你说那满朝文武,不过酒囊饭袋而已。”
一个云淡风轻的声音,再次响起。
话音一落。
刘备循声看去,顷刻神色一变,心中一阵叫苦。
军师你别这么猖狂啊。
好不容易才劝解成功,你还敢火上浇油?
王允闻言,当即勃然变色,起身厉声道:
“满朝文武,皆是饱读经书之人,又经世治国之才。”
“放眼整个东汉大地,也可谓人中龙凤,岂容你一小小谋士以言相轻?”
“刘使君,你这先生言语轻狂,实在是目中无人,恕老夫难以接待!”
正当他准备下达逐客令,将杜佑赶出之时。
一个声音却在蓦地响起。
“此人言语轻狂,想必心中定有灭贼良计,司徒大人不妨听他一言,看他计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