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肃心中冷笑一声。
果真如王允所说,李儒是个聪明人。
一眼就看穿了李肃的意图。
可惜,却遇上董卓这么一个昏暗暴虐之主。
明明身怀经世之才,却弃暗投明,助纣为虐,甘为董卓鹰犬。
身为饱读圣贤之书的士人,不思报效汉室,反而做起此等苟且之事。
如此一想,李肃心中对他的厌恶,又是添了几分。
他今次奉王允密令,前来诱使董卓进驻长安,可不能让李儒给坏了大事。
因此。
他需要加大力度,继续挑拨董卓和李儒的关系。
只要董卓对李儒产生疑心,这计策就成功一半。
“首先,禅让大事,事关太师万世德名,你一个区区谋士,却故意拖延,从中作梗,此为对太师不忠!”
“你将天子诏令拒之门外,以致天子恩德,不能通达于太师,居心叵测,违背圣君之义!”
“不忠不义之人,还敢有颜面说我妖言惑众?”
李儒被怼的哑口无言,一时陷入沉默。
董卓见李肃言之有理,心中想想也对,当下脸色一变,厉声道:
“文优,李天使之言,可有此事?”
面对董卓的质疑,李儒显得有点慌乱。
毕竟,董卓对自己颇为信任,一向都是言听计从。
而今,却被李肃这个小人挑拨离间,他顿时急得如同热锅蚂蚁。
“太师,下官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为了太师啊!李肃此人心怀不轨,若太师贸然前去,恐有性命之虞啊!”
李儒见李肃奸计得逞,没了平时一贯的镇定自若,气急败坏道。
李肃“扑通”一声跪下,声泪俱下道:
“太师帐下之人,难以相容,咄咄相逼。还请太师拟罪,立即将肃斩首,莫让太师为难!”
董卓一听立马慌了。
若是斩了天子使者,自己这禅让大典,不就泡汤了么?
于是他急忙将李肃搀扶起来,以好言宽慰道:
“李天使乃天子特遣使者,何罪之有?”
旋即他瞪了李儒一眼,勃然大怒道:
“李儒,你冒犯天使,本应将你鞭笞五十,逐出太师府。”
“念在你跟随我多年,有建言献策之功。我暂且不追究你,你好自为之吧。”
言下之意,你提前退休吧。
若是再不识好歹,继续纠缠,那就别怪我不念旧日之恩,赏你五十大杖。
“太师!”
李儒发出一声哀嚎,声音变得沙哑。
“出去吧!”
董卓面无表情,冷冷地抛下三个字,便是背过身去。
李儒仰天长叹一声,望着这个跟随多年的主公,心中涌起一股悲凉。
曾经自己以为能辅佐董卓,成就一番帝王大业!
没想到,到头来自己还是看错了人啊!
良久,他才是微微摇头,嘴中喃喃自语:
“也罢,也罢!”
随后他下定决心,拂袖而去。
望着李儒落寞而去的身影,李肃嘴角掠过一丝诡谲。
然后他朝董卓躬身一拜,毕恭毕敬道:
“车驾已备好,请太师即刻动身,前往长安。”
董卓回转过身,微微颔首。
......
长安城西门,一处城墙之上。
刘备翘首以望,似乎在等待什么。
自两人坐下以来,刘备便是心不在焉。
时不时站起身来,来回踱步,目光偶尔瞟向远方。
杜佑当然知道他在焦虑什么。
无非就是担心李肃意图被李儒看穿,事迹败露。
于是他看向刘备身后关张二人,两人正擦拭手中兵器,一副如临大敌的状态。
就在两个时辰前,他们兄弟俩接到刘备的急信,让他们火速赶往西城门下。
当他们策马狂奔,火急火燎抵达西城楼上后。
却是发现刘备正与军师摆开酒席,把酒言欢,丝毫不像有要急之事的模样。
“俺还以为有什么大事呢,看军师这悠哉游哉的样子,俺们不会被他耍了吧?”
张飞倚在城楼矮墙边上,嘟嘟囔囔抱怨道。
“子安先生自有打算,咱们只管听令便是。”
尽管他当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