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许国的许城,即将抵达许国的阳陵,大概再走七八日,就可以出许国抵达郑国。”
道虎想了一下,立刻对文采道:“我知道了,你切莫对任何人说起我们的行程!知道吗?”
文采立刻道:“好的,小的知道了!”
整个队伍除了道之文的那辆马车之外,就剩下一队人数不超过三十人的辎重马车队。
行进中的队伍不断向前开进,两侧的树丛里,时不时跑过一两只小动物,它们好奇的看着这支路途遥远的车队。
道之文和道虎的话,到此为止了,他知道,这次出发并不简单,陈国的大司马任师,此人心胸狭隘,小肚鸡肠,此次的陈蔡之争,此人要负全责,但是他手里掌握了陈国三分之二的兵权,国后又是他妹妹,他仗着国后撑腰,有时候对陈国国君也爱答不理。
蔡国从军事实力上和陈国相比,两国基本持平,但是,从战争持久力上相比,蔡国真的不是陈国的对手,时间一长,就出了分晓。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蔡国的一个商人去陈国做生意,在陈国被土匪杀死了,这在当时是很普遍的事,陈国只需要将人抓住,送到边境,被蔡国带走,这件事就结束了,也不会影响两国关系,但偏偏,这件事被心怀叵测的陈国司马任师知道了,他便在他妹妹的耳边去叨叨这件事。
蔡国商人死在了陈国,这本来是个很简单的事,在陈国国后那里变成了蔡国商人在陈国买卖违禁品(武器),被陈国人抓住,蔡国商人居然试图买通陈国百姓,最后被陈国百姓活活打死的故事。
以讹传讹的事,还没开始调查,就被陈国国君下令停止调查,要蔡国割地,蔡国当然不承认,于是,陈国发兵一万,开始在边境集结。
公元前769年,周平王三年三月
陈国和蔡国在边境开战,双方互相派出了信使,约定了作战地点。打了近一个月,严格按照《周礼》的战争规则进行战争。双方一直保持这种状态,一直到了七月,这期间的怪现象就是两国打仗,百姓继续做生意,丝毫不受影响。
直到铁荡山之战爆发,双方的战争规模才开始发生改变,蔡国在一天内派三千兵马攻打铁荡山,按照以往的战争经验,这个小山,根本就很容易攻打,蔡军别说三千兵马,五百兵马就够了。
凡是都是充满变数的,战争进行了四个月,蔡国的后勤储备已经接近上限,而陈国的后勤储备却还在中等线上,蔡国已经被陈国夺取了两座城池,虽然没有屠城,但是世代都是蔡人的百姓,突然被陈军统治,多少都有点不舒服。
这个变数就是道之文的奴隶道虎,此人被道之文派到了军队里,作战非常英勇,又有道之文的关系,所以很快就脱了奴籍,奴籍脱了以后,又干了一件事,道虎守住了一座城池的城门,他的名气也在陈军中开始传播。
铁荡山,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但是,他卡住了蔡军的必经之路,蔡国要增援,必须通过这里,于是,蔡国向周王室派出使者的同时,也派出了军队向铁荡山开来。
道虎被任命在了铁荡山,他带着一千陈军,守住这里,道虎知道,这里说不定就是他的死地,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想法。
刚开始,蔡国军队派使者劝他投降,结果,被他拒绝,蔡军只好发起攻击,打了一上午,蔡军什么也没得到。反而死了八十多人,陈军死了不到十个。这让蔡军将领异常气愤,结果就是更加猛烈的进攻。
整整四天,蔡军无法逾越这里,陈军的坚守让蔡军感到绝望。直到那座城池被陈军攻破,蔡军的增援变得失去意义,蔡军才退了回去,四天内,陈军伤亡七百多人,而蔡军伤亡已经接近两千,没有人知道这场仗怎么打的,但是都知道,道虎一身是血的立在陈国的旗帜之下,那个状态真的让人感觉很不错。
道虎一战成名,成了陈国军界的一个新星,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是道之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