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是冬日,但是,下午要比早上暖和,朝歌城下午的阳光比早上要猛烈,偶尔吹来一阵萧瑟彻骨的寒风,路上的行人都卷紧了衣服,在这个时代,四季分明,冬天的冷是真的冷,可以冻死人的冷。
公爵府政事堂里已经准备好了大概十个左右的小火盆,里面的火焰呀呼跳舞,由一大批,大约四十多人的奴隶侍从把他们抬了进来,分别布置在政事堂的各个角落。
温暖的感觉很快就充满了整个政事堂,大臣们不用在寒冷中思考问题了,他们也不用用跺脚的方式取暖了。
卫完冷着脸,看了看武将们的表演后,他对着武将悠悠道:“自古说,练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孤自然不是天子,但是,卫国也不是小国,如今郑国势大,对外已经威胁我国南部边境,对每德政不修,如果在任其发展下去,天子的话,孤看郑国也敢不听,所以,如何抉择,请各位爱卿献策!”
卫完的话很让人怀疑,因为他的目光,一直看着武将,根本就没有看文臣的意思,即使有文臣想谏言,也要看看情况。
这个时候,一直在武将末尾站的一个将军说话了。
“君上,臣有话说!”
卫完一听,喜上眉梢,他立刻带着一丝玩味的苦笑道:“原来是百若申,你说说看!”
卫完看不上百若申,因为他来历不明,且出身草根, 百若申,他生的身材魁梧,仪表堂堂,他的卫国官服平整光滑,衬托出他稳重端庄的气质。
他的脸型方正,棱角分明,犹如镌刻的五官,刚毅中带着一丝柔和。他的眼神炯炯有神,仿佛能洞察人心,让人不敢直视。
百若申的父亲是宋国人,母亲在生下他后,便离奇失踪。他自幼由母亲一手带大,成长在艰难的环境中。这份特殊的经历,使他学会了察言观色,善于把握他人的心理。
他在进入卫国朝堂之前,以强盗打强盗的手段,屡次破解盗贼之患,获得了一部分声望。
如今,百若申因功被司徒石碏举荐,担任了卫国左车将军。这个职位,实际上就是管理卫国的六百辆战车的官。
身负重任,百若申更加谨慎行事,不断提升自己的军事才能,为了保卫国家,他勇往直前,无畏无惧。
百若申,这个出自草莽的英勇之士,凭借 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一步一个脚印,在卫国的权力舞台上崭露头角。
他的传奇故事,已经成为了民间传颂的佳话,激励着更多的人为卫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百若申走出武将的序列,对国君深施一礼,道:“如今的郑国,如同天上的太阳,他们不可一世,除了周室,他们甚至对任何国家都看不上,而我们国家不同,我们是周室赖以维持东面诸侯国的体系之首,我国给周室抵挡了赤狄的入侵,所以,请君上下令,立刻惩罚郑国!”
卫完头次听百若申的发言,句句都说到了他的心坎里,他有点不自觉的高兴,立刻对百若申道:“听你这么说,你是赞成开战了!”
百若申点了点头,又道:“和郑国开战,我国需要注意分寸,首先,郑国是周室的南部屏障,也是公国,从诸侯中来讲,不算小国,从地位来讲,郑公离洛邑更近,说什么,做什么也方便,所以,我国与郑国作战,也是宗族内斗,请君上做好开战和停战的准备,因为打郑国,意义在于惩罚,而不是占领它的国土,我国打郑国,只是为了那些被它无故吞并的小国的出的一口气而已。”
石碏赞赏的看了看百若申,心道:“这小子,还是会说话,知道开战无法避免,就把全面战争改成局部战争,把讨伐改为惩戒,赢了皆大欢喜,输了,也有办法挽回!真是好计划!”
明日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