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梦境里并没有出现门的景象,但她却告诉叶帆,自己在发现这个问题前的某一天做过一个奇怪的梦,大概就是乱糟糟自己被金光吞噬什么的。叶帆起初并没在意,但是今天朱暮彤听到这里,便把自己眼睛出现“预见”技能之前所做的奇怪梦境完整描述了一遍,叶帆听得非常认真,还问了一些很具体的问题,而且还做了详细的记录。
至于那个刘女士催眠后梦境中没有出现“门”的景象,可能倒也属于正常,因为她不像前边那几个触觉“提前感知”的情况,必须用针灸方式额外触发,而听力的“提前感知”基本上是一旦形成就一直处于触发之下的,这一点倒是和朱暮彤很像。
随后,叶帆又给大家讲述了他去年 7月见到的谭先生案例。
那是叶帆的一个曾经的老客户了,之前由于家庭生活上的打击而得了狂躁症,两年前在叶帆这里经过系统治疗后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他去年 7月再次找到叶帆的时候,却告诉对方自己在近两周总会产生莫名奇妙的错觉。而对于已经接触到之前这些“提前感知”案例的叶帆来说,他很快就意识到谭先生口中说的错觉,实际上是味觉上的“提前感知”。
“味觉?!”两个女生又是一声哗然。
“这个其实最好理解,就是每次当他吃东西之前,对会在嘴里先产生食物的味道,甚至对于美味的食物,他会提前分泌唾液,就是流口水。人们本身对于食物就会流口水,而且往往在入口之前就会先看到或者闻到,所以提前流口水这种事也并不奇怪。但是,估计你们也能想到,由于这种‘提前感知’是在这个提前的时间范围里叠加的,所以他这个嘴巴里的感觉就会比一般情况持续时间略长,这就是他自认为是错觉的原因。但他这个例子比较难搞,因为我的催眠是无效的,我总不能让他在睡眠状态下吃东西啊!所以也就只能在他清醒的情况下通过品尝实验来确定。”
“那他这个提前量有多少呢?”朱暮彤忍不住问道。
叶帆这次显得有些沮丧,“很遗憾,不知道为什么,他这个情况始终也就能提前 2秒或 3秒,没有发现会有更长的提前量。不知道是不是在清醒状态下他的干扰因素太多。”
“不是你的脑电波分析仪能给出明确的数据么?”张教授提醒到。
“确实,因为我们用舌头品尝到比较刺激的味道时,会有明显的脑电波波动,我们当时分别用了酸、甜、苦、辣四种味道进行实验,脑电波分析仪中确实出现了提前的波动,不过最久的那次也就提前了 3秒。”
房间里出现了短暂的鸦雀无声,大家似乎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还是朱暮彤率先打破了沉默,“叶博士,所以今天刚开始时,你得知我们上周六测量出的提前量是 11秒,而今天我一早变成了 19秒,你才会一下子想到素数排列,对吧?”
叶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如果按照素数排列,你上周一如果是第一天,假如是 2秒,那排列到今天应该是 23秒才对。”
“会不会有什么原因导致错开了一天?比如万一第一天是 1秒呢?或者不是以自然日为计量单位呢?”朱暮彤开始了她的大胆假设。
张教授和叶帆都觉得很有道理,尤其是朱暮彤所说的第二种可能性,万一这个计时临界时刻不是午夜 12点而是中午 12点呢?也许她现在的提前量已经变成了 23秒,而不再是 19秒了。
想到这里,他们就在现场,对朱暮彤左眼的“预见”技能连续做了三次的测量,可令在场四个人都惊掉下巴的是,这次的测量结果竟然变成了 17秒,而不是 19秒!
“啊?怎么别人都在增长,你这却在减少呢?”小苗一头雾水地发问,张教授也从他那快要眯在一起的三角眼中闪耀出疑惑的光芒,叶帆则直接站起身,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低头仔细思考着。
“要不要给我也做个催眠看看?”朱暮彤怯怯地问,而小苗则一下子来了兴致,她还从来没有见过现场催眠演示,而张教授则看向手托下巴、紧皱眉头的叶帆。
只见叶帆严肃地摆了摆手,随即意识到自己略显烦躁,停止了踱步,舒缓了一下面部表情,语气沉稳地解释说:“今天不用了,一来这天已经黑了,时候不早了,我想朱博士也疲惫了,在这样的状态下催眠也没什么好结果。况且,催眠需要接受者身心放松,而你现在满脑子疑问。再有,被催眠者也要对我完全信任,而不能脑子里带着过多的预判。更何况我今天也没准备脑电波分析仪,就算催眠后也只能靠你描述的梦境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