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带着浣碧去养心殿面圣。
皇帝安抚甄嬛道已经处置了花穗和小印子,余氏也已打入冷宫。
甄嬛只一脸愁容,看着养心殿的地砖委屈道:“臣妾曾在除夕夜祈福,惟愿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却不想竟是天不遂人愿。”
皇帝眉头一动:“你在何处许的愿?”
“除夕夜倚梅园中,臣妾听说把心爱之物挂在枝头祈福许愿便可顺遂平安。只是私物外流终究不妥,臣妾只带了一方素帕,系在枝头。想来怕正是因为这个,愿望才不灵了。”
甄嬛说着叹了口气无奈的笑了笑。
皇帝从多宝阁上抽出一只匣子,递给甄嬛。甄嬛双手接过面露不解,见皇帝并不说话,只好抽开了匣子的盖子,只见里头是一方帕子,上头绣着一枝红梅,这红梅不知是谁画的花样子,极有风骨,边上绣了四句诗,正是崔道融的《梅花》全首。
甄嬛倏然抬头看向皇帝,皇帝笑了笑:“朕得这帕子时,正是一方素帕。如今也算物归原主了。嬛嬛,今后你的愿望,都由朕来实现。”
甄嬛心中对皇上始终存了一些芥蒂,此时手里拿着这方帕子,却觉得心突然落到了实处,这真实感叫她红了眼眶,酸了鼻头。
皇帝走过来,拉住甄嬛的手,叫她依偎在自己怀里。浣碧在外间偷眼看去,抿嘴笑了。
余莺儿欺君罔上,被赐了自尽。皇上下了旨,午后便因设立井田一事出宫去了。苏培盛留下带着毒酒白绫和匕首,去了冷宫。余氏却不肯就死,撕了白绫摔了毒酒,大闹冷宫。消息传到碎玉轩里,甄嬛正和沈眉庄安陵容坐在一处说话。二人正在怪她瞒着这样大的事一个人处置,竟半点不告诉。
甄嬛求饶:“好姐姐,好妹妹,实在是事出突然,给你们送消息,只怕夜长梦多,打草惊蛇,这才自己先处置了的。”
流朱此时进来报说:“小主!那余氏在冷宫不肯就死!撕了白绫摔了毒酒,闹着要见皇上呢!”
甄嬛道:“怎么见?皇上这会儿怕是都出了宫门了。”
安陵容问:“皇后和华妃不管吗?”
沈眉庄道:“皇后这几日头风发作,床都下不来,华妃也推说身子不适不愿意管,她素日与余氏走的近,想来此时避嫌尤嫌不及,怎么会管。”
安陵容有些着急:“难道就让她这么闹下去,等皇上回来见了再定夺不成?”
浣碧端了茶上来:“依奴婢看,小主们不必着急。苏公公伺候皇上几十年了,这点子差事若都办不好,皇上又怎么会信重他呢。”
甄嬛看她一眼,想了想说:“浣碧说得有理,想来苏公公自有法子叫她就死,咱们就别管了。”
沈眉庄看向浣碧:“看着浣碧我倒是想起来了,”她说着向采月使了个眼色,采月关上房门,门外是流朱和安陵容带来的苏合守着。
“上个月夜里,华妃叫我去她宫里说是教导我服侍皇上的规矩,去了便抄书到夜里,出来后我想着离千鲤池近,便去了千鲤池夜观红鲤。”沈眉庄接着压低声音说道:“我喂鱼时叫我宫里的小太监小施去拿鱼食,偏巧采月让颂芝叫去拿东西,我一个人在池边喂鱼,刚巧浣碧路过叫我,我回头时正好看见身后似乎有黑影闪过。”
甄嬛捂住了嘴没有出声,安陵容急道:“是谁?这么说,是有人想害眉姐姐?是要推你落水不成?”
甄嬛又转向浣碧问道:“是哪一日?浣碧你怎会刚巧碰见眉姐姐?”
浣碧行了个礼:“回小主的话,正是皇上先去了齐妃娘娘宫里那一日。奴婢白日里去内务府领东西,落了随身的东西在千鲤池边,夜里出去找,正好看见沈贵人没带灯笼一个人在池边站着。
“便要过去行礼问安,没想到没走两步边看见沈贵人身后有人慢慢走近,我见那人也不带灯笼,心知不好,没走到近前便先喊了沈贵人一句。还好沈贵人转身及时,那人一闪便隐在了夜色里,奴婢也没看清是什么人。”
沈眉庄冷哼一声道:“千鲤池离翊坤宫这么近,采月又是被颂芝叫走,还能是什么人,想必我没出事,她心里一定不痛快。”说着又转向甄嬛:
“嬛儿,此次你宫里的事,虽说已经定论,是余氏认下了,可咱们仔细想想,余氏出身卑微,降了位分无权无势,从哪来的这样精妙的法子,想得到在你宫里煎药的家伙上动手脚?又是从哪里来的药?如何使唤的动华妃宫里的小太监?此事里没有华妃的手笔我是断然不信!”
甄嬛沉吟道:“我也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