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碧正要斟酌着开口,外头流朱突然敲门进来:“小主,今日眉庄小主那里分了些上等的银耳来,槿汐姑姑说拿牛乳炖了给小主喝些。小主今日席上喝了酒,正好吃了解酒养胃,早些睡吧?”
甄嬛道:“好,正好你跟浣碧也一起吃些。”
流朱应着声,下去准备了。这一打岔,浣碧冷静了下来,便是要说,也不能这样贸然就说出来。
“奴婢去帮流朱。”说着快步退下去。甄嬛看着门口,觉得奇怪。不过浣碧向来稳重,若是想说,自然会说,她也不深究,只以为是浣碧自己有什么心事。
浣碧退到门外,门外槿汐守着,见浣碧出来,叫住她。二人退到偏殿,并不坐下,只在门口方便留意着廊下动静。
“浣碧姑娘方才要对小主说什么?”
浣碧一愣,随即道:“姑姑听到了?”她瞧着槿汐道:“姑姑既然叫流朱进来打断我,想必是知道那枚同心结是谁的东西。”
槿汐其实并不知道,只是此事并不难猜,苏培盛出去时同她说了,皇上在皇后处看书,看的是苏轼的江城子,突然想起来给甄嬛送东西。
“浣碧姑娘又是如何知道的?”
浣碧道:“奴婢其实并不知道,只是瞧那东西不是新的物件,似是被人把玩多年的。小主只怕也看出来了,不过认为是皇上的爱物并未想到旁人罢了。”
槿汐略一迟疑道:“其实姑娘何必非得捅破这层纸呢?如今皇上愿意宠着小主,小主得宠,来日再有个孩子傍身,在宫中也算有了依靠。因为什么得宠的,又有什么重要的?”
浣碧想到当日甄嬛知道此事,月子里就离宫的决绝之态,
“姑姑不知道,我家小主虽看着温婉和顺,其实最是个有傲骨,脾气倔的。宫里的日子不易,姑姑说的情形,便是最好的了,可是这其中,若是有人蓄意,叫小主知道了这件事,先不论皇上的态度,只怕小主自己便会再次避宠,宫中虎豹环伺,小主如今这般得宠,一朝落下去,只怕就真应了‘那更春来玉减香消’了。”
槿汐沉默了,她伺候甄嬛也有快一年了,甄嬛的性格,也能窥见几分。她知道浣碧说的有道理。
“可是宫中并无几人知道此事,便连华妃也不知道的。只有皇后端妃这几位进王府早的才知道。”
浣碧道:“姑姑怎知这几人又不会拿此事做文章呢?姑姑心明眼亮,咱们刚进宫时,从海棠树下挖出香料的事情想必姑姑自己想想也知道,是有人暗害从前的芳贵人。这人是谁,槿汐姑姑可曾想过?”
槿汐没有说话,当日在海棠树下挖出香料之时在场宫人众多,便是当初背主的几个太监也看到了,她知道后自然也想过,从前芳贵人在碎玉轩小产,碎玉轩树下又挖出不知名的香料,这里头必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她从前也曾想过,背后之人是谁,左不过是上头那几位。只是如今形势不同,皇后对甄嬛的得宠是乐见其成的。可是以后呢?
槿汐凝住了眼神,看向浣碧道:“好,只是,此事不能就这样直白的说出来,你放心,交给我来安排。”
两人说定了,便出了偏殿,各司其职去了。
转日甄嬛晨起梳洗了,去景仁宫给皇后请安。皇帝已经先一步从景仁宫直接去上朝了。
众嫔妃在景仁宫请安叙话。皇后照例关怀过几个孩子的健康,问过各宫可有短缺,上回听安陵容咳嗽了几声如今可好了。
众嫔妃再暗中阴阳一番几个得宠的贵人,皇后和稀泥说上几句。早起的请安也就结束了。
甄嬛回到碎玉轩。槿汐在内室收拾好了床铺,正看着下头几个宫人们做事。见甄嬛回来,迎她进内室。
“小主回来了,早起没吃什么东西,叫小厨房上些点心来吃?”
甄嬛点头,流朱便下去泡茶拿点心去了。
槿汐便伺候甄嬛洗手更衣,换上家常的衣裳。
“方才看到帐中挂着的同心结,想必正是昨晚苏公公连夜送来的东西了。”
甄嬛笑道:“是。”
槿汐也笑:“皇上待小主真是好。奴婢在宫中多年,也只听说当年的纯元皇后有一枚皇上送的同心结。”
甄嬛笑意一顿,想到昨夜那漆盒中的诗句:“谁言生离久,适意与君别。衣上芳犹在,握里书未灭。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这首南朝梁武帝的《有所思》写的原是别离之情。
槿汐在一旁恍若未觉:“小主说什么?”
甄嬛道:“槿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