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下午甄嬛从储秀宫出来,就去了养心殿求见皇帝。
“给皇上请安。”甄嬛扶着腰要行礼,皇帝挥手道:
“早就说了你有孕期间辛苦不必行礼了,快坐吧。你从储秀宫来?”
甄嬛道:“是,臣妾实在是挂心,见了公主和眉姐姐的面才放心。”
皇帝笑道:“你与眉庄情分深厚,朕明白。只是你这时候来,怕是还有话要说吧?”
甄嬛抚着肚子垂眸浅笑道:“什么都瞒不过皇上。臣妾是在储秀宫,见皇后娘娘带走了安妹妹宫里的人,有些担心。”
皇帝转过身子对着她问道:“你觉得有不妥?”
甄嬛道:“并非臣妾觉得不妥,臣妾只是有些疑惑,此事处处透着蹊跷。如今已经知道了是点心有问题,只是那千层油糕并不比旁的馅料点心,若要加入桂枝,非得是在上锅蒸之前就加进去,安妹妹那里的人去的时候点心都已经出锅了。那小婵,怎么就有胆量暗害公主,又怎么能肯定陈氏会吃点心?若是陈氏坚守禁令,岂不是白费了她这般算计?”
皇帝看着她道:“你倒是不曾怀疑文贵人,句句都不曾提她。”
甄嬛一愣,失笑道:“皇上想来也听说过,安妹妹自打静和公主出生,不知做了多少针线,如今公主身上穿的手里拿着玩的,大半都是安妹妹做的,安妹妹时常去储秀宫看静和公主,也经常抱公主的。公主也喜欢叫安妹妹抱,有时从奶娘手里挣扎着要安妹妹抱着。臣妾想着,小孩子其实最是敏感,若是安妹妹真有嫉妒之心,想来公主也不会如此亲近。因而不曾有此想法。”
皇帝道:“嗯,文贵人性情文静和顺,朕想着也是不会。你放心,朕不会冤枉了无辜的人。”
甄嬛笑道:“臣妾向来相信皇上。”
晚间皇后带着新鲜的供词去了养心殿面见皇帝。
“皇上,钟粹宫里的小婵已经招了,说是……文贵人见惠嫔莞嫔都有了孩子,心生妒忌,莞嫔那里防范的紧,这才朝惠嫔的静和公主下手。”
皇帝接过那几张供词看了一遍,问道:“膳房怎么说?”
皇后道:“膳房里做点心的师傅已经问过了,说是那一日原是二十阿哥允秘要的点心,膳房多做了些,小婵拿走的时候还是好的。二十阿哥那里臣妾也问过了,乳母说是那一日正巧阿哥读了一篇扬州游记,特意向膳房要的书中所写的点心。”
二十阿哥允秘是先帝的幼子,先帝六十几岁上才得的幺儿,如今才六七岁大,是以还跟着皇帝的阿哥们一同住在阿哥所里。
皇后接着道:“允秘那里的点心还有剩的,臣妾也拿回来叫太医验过了,没有问题。只有小婵送去储秀宫的点心加了桂枝。小婵招供说是加了桂枝粉进去。”
皇帝放下供词,沉吟半晌,道:“膳房里同小婵接手的太监和贱婢小婵一同处死,文贵人,褫夺封号,降为常在。”
皇后叹气道:“安常在平日里看着最是胆小,不想竟一时糊涂做出这样的事情来,臣妾实在是替她可惜。也心疼静和公主小小年纪受这样的罪。”
皇帝提起笔道:“朕还有折子要批,事情有了结果,皇后想来也还有事情要办。”
皇后神色一顿,笑道:“是,皇上处理前朝政务,臣妾理当为皇上稳定后宫。”
说罢起身告退,走到殿门口时听得背后帝王的声音:“朕希望,皇后如你所言,真能为朕,稳定后宫。”
皇后转身,见皇帝并没有看她,仍是手执朱笔批改折子。她站在门口行礼应是,出了养心殿坐上凤辇,才觉得后背一片冰凉。
皇帝应当想不到此事跟她有什么关联,原本就没什么关联,自己只是推波助澜,做错事的是旁人。皇帝这么说,想来是觉得后宫孩子频频出事,自己这个皇后无能,镇不住后宫。
只是她能怎么办呢?后宫的孩子一个个的出生,这一遭看甄嬛虽然吃惊,也劳累,并不见胎像有异。不过不要紧,这一番之后,安陵容怕是就要同沈眉庄生分了,到时候甄嬛夹在中间难做,也少了个助力,她没忘记上一回,就是安陵容闻出了椒墙的问题。
养心殿里皇帝批了一会儿折子,唤来苏培盛道:“承乾宫睡了吗?”
苏培盛道:“回皇上,菀嫔娘娘还没睡呢。今日出了这样的事情,储秀宫和钟粹宫也还没有落锁呢。”
皇帝放下笔,拿起一边的翡翠佛珠道:“去承乾宫吧,朕白日里才应了她,如今降了安氏的位份,想来她心里也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