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敖包滩 > 第1章 我的祖父母

第1章 我的祖父母

人顶礼膜拜的“大柳树神”。和当初山东莱州府大刘庄村口的那棵大柳树长得形似而又神似。她是春天的信使,她能用左手的魔杖唤醒右手的百花篮。细雨蒙蒙的雾中,它仰起头梳洗秀发。四人合围的柳树柔美的枝条像极了妈妈的手臂,有风吹来树枝随风摇摆,拖到地面,枝条落地又生根。尤其从远方归来,看见它就像撑开天地的一把大伞。看见这棵柳树就仿佛回到了当初逃离的家园,曾经的快乐还在;团圆的一家人还在;柳家和柳树是有着血脉的一家人。更是柳家子孙的精神家园,无论走到哪里,魂牵梦绕心中的那棵大柳树……

三块砖头一口锅,风向不对到处挪,全家老少一草铺,躺在铺上看月亮,浑身上下没衣裳,天寒地冻没处藏。祖先的难处能想得到,就像被狼狗从狗窝里撵出来的冉阿让一样。而这里并非柳家的悲惨世界,而是很快,柳家人就顽强地生存下来了。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沙坨子上来了一个姑娘。穿着一件草绿色并不合身的衣裳,她就是那行走乡野的草,被绿色淹没的破碎潦倒的绿草。有着与生俱来的土气,手里攥着一把狗尾草。时而还举着狗尾草端详,看一会儿“噗嗤”一笑,再看,还会笑,咧着嘴笑出声。听说荒信儿的男女老少都聚拢来,大家都远远地看着,指指点点的,就是没有人搭话儿。眼尖的人说这姑娘看上去心眼儿不全乎,一个人拿着一把“毛孩子”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简直把狗尾草们看成了一朵朵一串串绚烂的花。那些被红蜻蜓和白蝴蝶轻轻点触过的毛孩子纤毫毕现。直到夕阳缓缓落下,人们才发现这姑娘并没有家,她属于流浪和远方。善良的柳家人还是把她留了下来,以至于后来成了我的六奶。

家里一贫如洗,值得显摆的就是几个壮劳力用不完的力气。

哥儿几个开始用黄土拌洋草和泥叉墙,好在赶在严冬来临之前一家人住进了两间半的筒子房。进门就是厨房,一个灶坑两口十二印的大黑锅,河里有鱼,没有吃的哥儿几个就用自制的笊篱去河里捞鱼。买不起炕席就铺上蒲草在上面睡觉,睡醒觉身上都是不过血的印子。祖父虽然没进过学堂,但他有三寸不烂之舌,能说会道,就凭着这条巧舌和纯正的高粱酒硬是把祖母划拉到了手,让乡里乡亲佩服不已。那个时候,缺医少药,如果病了就去找中医的郎中瞧病,柳六先生是自悟的大夫,熟识药理药性,会开一些药方和祖传的偏方,给病人抓药治病,六爷会画符,可以驱邪避祸。

如果中医治不了的就要请柳老疙瘩了。祖父司职二神,在他前面还有一个跳大神的“同伙儿”,他俩就像演双簧一样默契配合。前面的人只表演,有口型,不说话,或者是支支吾吾也说不出个子午卯酉来;后面的二神对大神的动作和语言进行解释说明。大神会喷火会烧符,最多也只能让病患看个热闹,分分神儿,符烧着了就以为病好了,这暂时的好转维持不了多久,过一会儿该哪疼哪还会疼。二神负责说出神灵的托付,会适时地说出大神的各种诉求,比如要钱还要酒。二神还要抚慰病人及其家人,以便得到想要的东西。

二神唱:日落西山黑了天,家家户户把门闩。

行路君子奔客栈,鸟奔山林,虎归山。

鸟奔山林有了安身处,虎要归山得安然……

大仙下界来看病,看得百家病,大家都高兴。高粱酿的酒自然是不能少的,还要获得良好的口碑,以备下次再有类似的活儿好能赚酒喝……

祖父柳守林是一个捕鱼高手。我爸小的时候常常跟着祖父去河里捕鱼。祖父捕鱼的方法很多,其中就有炸鱼。炸鱼要事先在家里做好炸药,用一个玻璃瓶子把研好的木炭、从碱地上刮回来的硝盐和硫磺按照1:2:3的配方搅拌后装瓶,把雷管塞进瓶里,瓶口封好只留下引线。祖父把船划到鱼多的地方,引燃引线抛下去,鱼群被炸后会翻到水面,祖父迅速用绰捞子把炸晕的大鱼捞上船。到了河边祖父让乖孩子把鱼装进鱼篓,父子两个就哼着小曲儿回家炖鱼去了。

渔民下挂子打鱼,鱼网带浮漂儿,两头儿固定在竹竿上,祖父用的是大眼儿的鱼网,挂上来的鱼都是大鱼,即使有时候一无所获,祖父也会欣忭地回家。有一次我爸就天真地问祖父,“为啥晚上都没有鱼吃了还高兴呢?”祖父笑着说:“傻孩子,大鱼没挂着,咱们总不能抓小鱼吧?要是把小鱼都吃光了,那早晚有一天彻底没有鱼吃!”听了祖父的话,还是不太懂,就回家问祖母,祖母说:“不焚林而猎,不涸泽而渔”。祖母接着解释说:“不能烧毁森林捕捉野兽;不能排干湖水去捕鱼。生态要循环利用,人类要与大自然和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