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议道:“你随我上最后一堂课,与你的同门道个别吧。”
“遵命。”
踏入课堂,面对熟悉的面孔,刘璋心中涌起淡淡的离愁。
五年的情谊,让他对同窗们充满不舍。
“今日,刘璋要告别前往洛邑,我带他来向大家辞行。”
刘璋深深一揖,目光扫过下方的学友们。
“诸位师兄师弟,刘璋在此感谢大家多年的支持与帮助。”
“今日一别,不知何时能再相见,愿大家珍重。”
听到这话,众人纷纷回礼,满含祝福。
刘璋平日里谦逊有加,从未以才华自居,深受众人喜爱。
“你初来乍到就吟出《游子吟》,可见你对孝道的坚守。”
“今日离别,何不借此机会,再赋诗一首,展现你的抱负。”
郑玄眼神期待,他的提议是对刘璋才华的认可。
“遵命,师弟才学出众,实乃大家敬仰的对象。”
“是啊,刘师兄,快些挥毫泼墨吧。”
面对师长的鼓励和师兄弟的赞誉,刘璋略感压力,心中暗叹:又要充当诗人了!
“既然师父有此雅意,师弟自当遵命。”
“容师弟稍作思索。”
说完,刘璋在室内缓步而行,周围的人们默默数着他的步伐。
一跃,两跃,三跃…… “嘿,找到了。””
刘璋停住脚步,向郑玄深深一拜。
“诗题《蜀道难》,还请师父斧正。”
郑玄微笑着点头,催促他念出诗句。
“秦川雄图汉业长,千里征途壮志扬。 张翼德的文采一展,顿时引起四周赞叹。
“看哪,那是刘师兄创作的精妙诗句。” “肃静,”“注意!刘师兄的诗词大作亮相了!”让师弟沉浸在他的创作里。”
“师兄,诗未完,快念给我们听。”
刘璋含笑点头,声音清朗地吟诵:
“鹰击长空,龙城再现,不许胡马踏阴山。”
见众人神色皆为惊叹,刘璋接着阐述他的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