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璋激动地赞扬,黄忠能将这支队伍调教得如此默契,让他对未来的战力充满信心。
黄忠看着自己精心培育的士兵,心中满是自豪,“这套箭阵可连射十轮,四十步内威力无坚不摧。”
他强调的是士兵们的体能和射箭技术的均衡。
刘璋欣慰地笑了笑,战士们纷纷将弓箭收入鞘中。准备下一轮演练。
此刻的刘焉虽不再是冀州刺史,但每一支箭都是珍贵资源,需循环利用。
张飞和赵云对马超的指导给予高度评价。特别是太史慈,作为出自官宦之家,对此深表赞叹。但他内心深处,却有一股挑战的冲动,想要与黄忠较量一番。
“黄兄,你的练兵手段确实高明,我由衷敬佩。”
太史慈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挑衅。
“公子夸奖了,不过听闻黄某能拉开四石重弓,百步穿杨,太史兄若愿赐教,黄某定当尽力。”
黄忠谦虚回应,他对刘璋所说的无敌之姿持保留态度,但面对挑战,他并未拒绝。
刘璋微微一笑,仿佛预见了前世宿敌的竞争场面,“好,那我们怎么比试。”
见刘璋同意,黄忠不再犹豫,目光转向太史慈,等待他的决定。
“前方有一百二十步之遥的树木,谁能射中中心,且箭头深入,便是赢家,如何。”
黄忠欣然应允,他的箭术犹如探囊取物般娴熟。
"何不增添些趣味?这把翡翠雕弓,能开三石之力,我便以此为赌注吧。”
太史慈不甘示弱,提议再加一赌。
翡翠雕弓已属罕见,其材质坚韧无比,常令众多射手望而却步。
黄忠毫不畏惧,从怀中取出一把弓。
"这是虎纹钢弓,同样能开三石,就作为赌注吧。”
"好极了。”
太史慈激动地叫道,随即拉紧弓弦,瞄准目标,瞬间箭如流星,直入林中。
太史慈审视着飞箭,满意地点点头,挑衅的目光转向黄忠。
"黄兄,该你了。赵云镇定自若,张弓,一箭射出。看似未做过多瞄准,却精准无比。
速度之快,箭矢竟穿透木板而出,一击即中。
动作流畅,胜负已决。
太史慈震惊不已,自认无法达到这样的水平,不舍地望着他的珍藏,最终决然将其递给黄忠。
"黄兄箭术精湛,太史深感敬佩。”
"赌约已定,雕弓归你。”
黄忠赞赏地看着太史慈,接过那把翡翠雕弓。
目睹此景,典韦难以坐视,他们虽非生死之交,但友情深厚。
"黄兄箭术超群,某自愧不如。
听说黄兄刀法出众,能否让我领教一二。”
他提出,但附加条件是输了就得还弓,赢者则赠送他的大戟。
刘璋惊讶地看着典韦,心想他的勇气倒是不小,那把锈迹斑斑的大铁棍谁会要?然而黄忠并未多言,点头同意。
二人立于场中,眼神交汇,仿佛时间在他们之间停滞。
黄忠手握大刀,典韦举着大戟,两人的身高差距明显,但气势不输分毫。
终于,黄忠主动出击,挥舞大刀向典韦斩去。
典韦嘴角勾起,对自己的力量充满信心,期待与黄忠硬碰硬。
两件兵器碰撞,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两人皆退一步。
刘璋凝视他们,注意到典韦的手微微颤抖,面色也变得严肃。
黄忠的气息略显急促,显然这场对决旗鼓相当。
不久,典韦再度冲锋,他的巨斧狂暴地斩向黄忠。
黄忠这次并未硬碰,手腕一滑,巧妙地化解了攻势,斧头顺势下滑,巧妙地卸去了大部分力量。
接着,他刀势一转,反攻典韦。
典韦咆哮一声,身形腾空,单手握戟迎向黄忠的攻势。
双方激斗上百回合,势均力敌,难分伯仲。
然而,刘璋观察到,随着时间流逝,典韦的力量开始显现疲态。
他的力量虽强,但缺乏战术智慧,连续的对抗中,体力消耗逐渐显现出来。
尽管赵云体力有所下降,依旧凭借其卓越枪法。总能以巧取胜,化解典韦的猛烈冲击。
实际上,典韦处于劣势,他惯用双斧,如今仅剩一柄,战斗力自然大打折扣。
最终,经过五十回合的对决,黄忠巧妙地挑飞了典韦的斧头,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