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三国:开局截胡关二爷组建全明星 > 第36章 局势瞬息万变

第36章 局势瞬息万变

我虽不擅于战场,但心中对他的钦佩之情,无以言表。”

“刘贤弟的潜力无限,我坚信,那场黄巾的动乱,仅仅预示着他非凡征程的序幕。”

国渊的话语充满了期待。

孙乾坚定地点点头,两人心中都萌生了投效的念头,只是时机尚未成熟。

然而,国渊始终坚持,黄巾起义后的平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真正的乱世即将到来。

在黄河畔的冀州,刘璋携黄忠、典韦和太史慈以及两千铁骑,经过半月跋涉,终于踏足这片土地。

“主上,根据可靠消息,卢将军目前正于涿郡与叛军头目张角激烈交战。”我们的策略该怎样定夺。”

黄忠在经历了上次的教训后,对情报的准确性尤为关注。

他们已经进入冀州,不能随意行动,需有明确的行动计划。

刘璋深思熟虑后,沉声说道:“我军皆为骑兵,应充分发挥速度和冲击力。”

他提到卢植,语气中充满了敬意,“卢植独树一帜,与皇甫嵩和朱儁的风格迥异。”他不仅是卓越的将领,更是当世的大儒,是真正的儒将。

自他镇守河北,黄巾的攻势便被压制。”

刘璋清楚,卢植即使没有他,也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击败张角。

他此行冀州,更多的是为了完成自己心中的“五虎上将”计划,目前只差最后一位。

他绝不容许有任何闪失,目光中闪烁着坚定的决心。

卢植打断了关于刘璋的话题,他深知当前首要任务是讨论如何迎战张角。

“李显昔日仅以数百勇破敌数万,今我军壮大至众,共计四万。”又怎能惧怕张角。”

他自信满满地笑道,对新招募的士兵隐瞒了增兵的消息,显然打算给张角一个措手不及。

正当卢植沉浸在反击策略的讨论中,“报,指挥官,叛军领袖张角亲自领兵逐渐接近。”已不足十里的距离。”

卢植闻言,眼神骤然明亮,凝视着来报的士兵,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迎敌。

"是的,将军大人。”

"明白。”

"诸位将领听令。”

指挥部内,将领们肃然聆听,卢植的军令向来严谨,任何差池都可能导致严格的军纪处分。

"屯骑与越骑,立刻出城,绕至黄巾军后方待命。

你们的任务是牵制敌军,切勿与其正面冲突。”

"接到命令,我等遵命。”

两位校尉接下了任务。

“叛军每次突袭西城门,步卒、水军和弓箭手则分别驻守东、南、北三个城门,”我将亲自坐镇西门迎战。”

"每门轮流守备,【维持战力。待叛军撤走之际,各路一并进攻,】务求给予他们致命打击。”

卢植的话语掷地有声,不容置疑。

"遵命,将军。”

众将领齐声响应,他们的目光坚定,准备迎接挑战。

平乡城西门前,张角已亲率大军逼近,此次攻势四万人马,全部由他亲自指挥,目标直指西门。

张角谨慎上前,站到弓箭射不到的位置,大声宣告:"在下乃天公将军张角,特来与卢将军对峙。”

此时,卢植已在城墙上布阵,闻言略显惊讶。

他对这位叛乱领袖充满好奇,却从未谋面。

"北中郎将卢植在此,将军有何指教。”

卢植回应,语气中带着一丝审视。

张角向卢植遥致敬意,道:"久仰将军盛名,今日得以相见。

时局动荡,神器更迭,唯有德者方能顺应天命。”

"现朝廷昏暗,奸佞横行,黎民困苦。

我并非有意起兵,实因不忍百姓陷于水深火热。

起义以来,民众纷纷响应,义军所向披靡,此乃天意昭彰。”

"将军身为儒学大家,怎可违背天理人情?古人曾言,顺从天意则兴,违逆天意则败。愿将军心怀黎民百姓,顾全大局。与我共讨昏君,重建清明世界。”

张角说完,满怀期待地看着卢植,期待他会有所动摇。

然而,卢植并未如他所料,反而放声大笑:"张角,我以为你的魅力足以凝聚百万之众,原来是我过高估计了。”

"时局多舛,神器之变岂是你张角德行所能左右?天下动荡,皆因你们叛贼贪念作祟,妄图独占神器之威。”

"天灾人祸,非人力所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