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我有一支进化大军 > 第234章 难民船

第234章 难民船

冯牧一看使团这架势,原本凉了半截的心一下子全凉了。但凡裘直手里还有一点底牌,能做一些有效抵抗,使团都不会这样没有尊严。世道实在乱,裘直这个王位坐了没有半年,眼看就要被赶下来、

他留使团们住下休息,说要紧急召开军事会议,讨论援救的事情。

使团成员日夜焦灼,但又没办法,只能等。

前线的战报,24小时雪片一样飞来,局势一直在恶化。

2日,炎国军队突破了边境防线,4日,连下四城,5日,占据北梁的一个郡,九日,连下六城,十日,围歼了裘直派去的两个军,十一日,北方的两个郡宣布脱离裘直的统治,扶持梁王的远房表弟为王。十四日,炎国增兵,继续南下,骑兵一天内推进了五十公里。

冯牧确实每天开军事会议,军以上的高级军官都叫来。但第一天开会的前十分钟,所有人就达成一致:暂时不派兵援助裘直。

军官们都相当清醒,现在出兵绝不是最佳时机。

开会的主要内容有两个,第一是在赤区边境修筑炮台,建立依托江水的防线。火药司已经得到冯牧的授意,批量生产大炮,提供给江岸防线。第二就是组建海军,编制三万人,海军总长暂定为白乾。

船厂已经开工建造战船,主舰以霁国王室的老船为原型,长44丈,宽20丈,锚重两千七百斤,需要动用200人才能起航,每艘船能容纳900到1200人。舰身配备300门火炮,由六百名炮手操纵。除了主舰,还有众多小舰也开工建设,小舰每艘配70门火炮,容纳280人,其实也不小。

海军的规模虽小,但几乎把国库掏空,库内存银的67%都被掏出来投资海军。

冯牧怕存银耗空,甚至还向百越各国贷款,数额空前庞大,运白银的马车四百多辆,沿着大道前进,观者如堵,进入赤区后,就由俞搏的部队护送。

这些贷款的利息相当高,五年后需要归还八百马车的白银,因此百越各国都很乐意把国库里的钱拿出来,让钱出去生钱,过几年再带着钱孩子回来。

之所以借钱这么多,并不是船只和火炮多贵,最贵的是战船的生产线。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赤区全境的江畔和海边,拔地而起1600多座船厂,超过768000人进入船厂工作。大部分的船厂并不生产整只船,而是生产某个部分,比如专门生产铁锚的工厂,专门生产舰炮的工厂,专门生产船上木门的工厂。各厂造出零部件之后,再装车,统一送到各郡的组装厂,在江畔或海边的船坞进行拼装,最后由海军官兵们验收通过下海。

验收的官兵,就是要乘坐这条战船的水兵。因此验收质量绝对没问题,不担心有串通舞弊。毕竟船的质量不好,验收的人搞不好就要送命,谁也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大量的赤区百姓涌去船厂做工,也对各地的众多产业造成冲击。很多沿海地区,甚至连卖早点的小贩都找不到了,因为小贩们都跑去船厂锯木头,挣的钱比卖早点多两倍。大量的店铺关门,税收也开始动荡。与此同时,大量的白银流入民间,短时间内出现了国穷民富的奇景。

各郡的长官都发急信,甚至亲自坐加急车来见冯牧,诉说造船业对社会的吸血,希望冯牧能削减造船厂的规模。

冯牧也被愁的焦头烂额,他需要海军,而且时间紧迫。但快速建海军的后果,就是整个赤区的经济遭受巨大冲击。虽然短时间内,百姓们靠造船拿到许多钱,但将来海军建成,一多半船厂关门,又会引发经济地震,危害极大。

和智囊团讨论后,冯牧终于找到办法。

既然自家的国力被消耗了,那就从别国吸收国力。

第一步,先吸北梁的血。

北梁战乱重开,已经引起大范围的民间恐慌。尤其是富人们,早就拖家带口开始逃难。

冯牧颁布了命令,欢迎北梁百姓渡江来赤区,只要在当地衙门登记,居住满一年,就能拿到赤区的户口。赤区还留存着大量荒地,都批给移民者开垦,只要耕种满五年,这块地就自动归耕种者所有。

命令一下达,马方就派人去北梁散播。散播后效果显著,江边的大渡口全挤满了人。但紧接着悲剧发生了。

等待过江去赤区的人实在太多,连续多次踩踏事件,北梁官方报告的死亡人数就有四千,传闻实际的踩踏死亡数要超过三万人。

渡船也不够多,来一艘船,所有人都疯狂往船上挤,挤到最后,已经不是严重超载的问题了,船上几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