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效的,是耳濡目染,是潜移默化。
其实,
孩子也好,他人也罢,
教育也好,生活也罢。
要求他人之时,先看看自己。
———————
人,要反思,要思考。
但不要过度反思、过度思考。
物极必反。
想不通,却执着于想要想通,执着于此时此刻,只会耗费时间,耗费精力。
想不通,便放下,先接纳。
某天某日,某时某刻,茅塞顿开,通通明了。
有些事物,需要契机,需要经历,才能明了。
到了某点,自然开了。
———————
凡事提前想好对策。
若无对策,不怕,“船到桥头自然直”。
来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凡事,“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
同时,“以万变应不变,以万变应万变”。
——————
木心先生说,“读书,要确切理解作者的深意,不要推想作者没有想到的深意”。
生活,何尝不是,于人,于事,于物。
————————
常常,我们以为自己很知道,其实,并不知道。
而,我们,却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自以为很知道,于是,妄自尊大,高谈阔论。
也许,自以为的超群绝伦,实际却是班门弄斧。
无论何时,谦逊恭谨。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也许,眼前之人便是高人。
———————
有人说,认识自己何其难,又何以做好自己。
是,认识自己,既难又长。
认识自己,要认识每一个自己,每一个当下的自己。
而,“做好自己”,便是做好每个自己,做好每个所认识的自己。
故,活在每个当下,认识每一个自己,做好每一个自己,便可。
———————
你,不因他人存在。
你,只因自己存在。
你就是你。
你只是你。
不依附他人,不委屈自己。
无需迎合,无需讨好。
若,太嘈杂,就过滤。
无论何时,遵循本心。
无论如何,做好自己。
即便不易,也要努力。
—————
你只有自己。
除了自己,没有谁永远与你一起。
所以,
拥有时,请珍惜。
若失去,请放下,请接纳。
也许不甘,也许痛苦,也许愤怒,也许怨恨。
告诉自己,那是因为缘尽。
告诉自己,那只是因果。
告诉自己,聚散皆命定。
告诉自己,人与人,活在缘分,而非关系之中。
告诉自己,自己不曾属于谁,也没有谁真正属于自己。
切莫因耿耿于怀,而做出伤害他人之事,那只会让你陷入万劫不复之中。
万事万物皆有因果。
凡事,善始善终,好聚好散。
——————
不喜欢,便离开。
若无法离开,即便只是暂时,也先接纳,先定心。
告诉自己,“既来之则安之”。
在时,便负责,便专注。
无论何时,态度很重要。
为选择负责。
未达境界的游戏人间、玩世不恭,是在虚度光阴,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
所认为的对与错,好与不好。
是各自角度不同。
是三观不同,文化不同,思维不同,习惯不同。
于是矛盾不断,冲突不断。
最后两败俱伤。
解决,
最直接的方式,是“距离产生美”。
最直接的方法,是“边界感”。
但,
不是人人都能实现“距离产生美”。
不是人人都懂边界感。
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边界感”。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