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八年的时候就赚了百万。但风险也很大,所以秦东洲又是打着大队农民的旗号,又是帮助街道解决就业,帮助纺织厂创汇,还有一个秦如海,他现在基本天天在外边吃吃喝喝,没办法,紧俏电器秦同志签名就有啊,虽然大家花了钱,但是还得感谢秦如海,这也是一直到现在,这三个店至只被捣乱一次的原因。
赵春兰已经被算傻了,一年两万多,我还有两千多私房钱,只是我的私房钱呢?哪去了?好像都给这臭小子买肉吃了。东梅这个死丫头,这么多店的帐都归她管,得有多少钱啊/怎么没被吓死?要是我,就给吓死了......赵春兰的内存不够用了,应经有了宕机的倾向。
“妈,您还要去种地吗?”秦东洲问。
“我傻啊,还去种地?不赶紧给你挣钱,你拿什么去读大学、娶媳妇?”得,赵春兰还是聪明的,这小账是一算就明白。
“那服装店和饭店能有多少钱一年?”赵春兰问。这就是赵春兰的好了,虽然抠钱,但人家只抠自己的钱,家里闺女管着帐,她也没想起来问一下。
秦奶奶瞪了二媳妇一眼,然后说:“不比这少。在外边嘴巴严实点。”
吓得赵春兰脖子一缩,电器店都不敢问了。算了,这个婆婆坏得很,不跟她计较。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都没空,这么多地谁来种?”秦奶奶问跟前的两个人。
“给家里的亲戚们种,怎么样?”赵春兰试探着问。她这是对土地得有多么的热爱啊,自己不种了,还得惦记着亲戚们。
“也只能这样了,得空你去问问你那边的姊妹们,也去跟忠芬说一声。找那些勤快点的人家,还要家离得近些的。跟他们说,交了公粮之后,剩下的都是他们的,但必须得种好,不能抛荒,有旁人问,就说姊妹们忙不过来,帮忙的。”秦奶奶吩咐媳妇道。
“晓得了,妈。”赵春兰赶紧应道。他们家规矩大,婆婆最大,家里男人也会瞪眼。
确实是没有办法,农村人恨不得家里有一百亩地,你要说交了公粮啥也不要,如果把地给旁人种,亲戚们都能怨你。
秦东洲觉得很是抱歉,这些亲戚们被土地给束缚住,在这机会最多的年代,真是可惜啊,但又能怎么办呢,如果不这样,确实有可能遭埋怨。
“奶奶,妈,马上冬天就要来了,蔬菜瓜果就少了,如果我们在冬天能有蔬菜卖,那对几个店的生意都会有带动的。”秦东洲决定给亲戚们找补一点。
赵春兰觉得秦东洲小孩子不懂种田,冬天能种出什么蔬菜,简直是瞎说。
秦奶奶却看着秦东洲说道:“你有什么主意?”
“用大棚啊,就像育棉花苗一样。”秦东洲这是言简意赅。
这里是全国的棉花主产区,后来他们县为了力争全国产棉第一县的称号,要求家家户户种棉花,并且棉花地里连一棵瓜秧子都不准长。长棉花,先育苗,在早春的时候,天气还比较冷,把土晒干、上肥、打细,做成营养钵,点种、敷上一层细土,喷水,然后用塑料大棚盖上。长棉花简直是秦东洲的噩梦,跪在地上,一棵一棵地把长了苗的营养钵移栽到钵塘里,培上土,一棵一棵地浇水、施肥,每一棵都要打枝、掐头,为了省农药钱,顶着太阳去捉虫子,然后是摘棉花、晒棉花,这活绝对能累死人。
但是,这里的人也都是懂得大棚技术的,所以,秦奶奶点了点头,这既能增加种植户的收入,也能提高店铺的收入,每家可以搞一个大棚试试,反正农村麦子种下去之后就是农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