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龙年戊辰月丁未日,天欲雨防石滑,水汽重慢攀爬,云遮雾绕更觉举步当实,青苔雨露又有手扶枝桠。
鹤丘以为始,其实先中实上行见鹤室,心敬先贤蔡烈,停留许久,竟然是三处鹤室石刻,内有先天洞三字,洞内杂乱,可能曾经学场。故穿石垒之门至鹤丘,鹤丘者,蔡烈之墓也,地势低洼,有石亭。以此为始方见不同,佛石左卧,别有洞天。
沿阶上行,墙寨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高低起伏,放眼可见,卧石餐霞,凤台寂寂,轻风觉爽。石阶可坐,气喘有急,石奇林怪,可上可下,有左有右,皆是欢声笑语。
余不求上进,爱寻闻石文,啸凌可见,霞窝潜行。生寒合心,此乃云洞之魂灵;月峡可见,更多摩崖之石刻。石刻漫山石,可识只几字!有“石门”,两度遊雲洞,脩然塵外心。主人親指点,不但重山林。又见山高天地宽,卷石偕栖宿,中有達河泉,飲無過满腹。又见一句無身夏亦寒,涓涓静聽怯衣单。清流不受绨袍物,雲作羅裳石作冠。一后面不应该是句字,苟字?权且如此。又有珠藏澤自媚,玉蕴山合辉。憑启细洞蕧,至寳天下希。书到用时真恨少,白雲独高宫。溪山萬玉峰,中有學易人,盤桓撫孤松。可能有几个误字。
石刻可能会破百,现归类如下几处。
榕径;松径;雲洞;生寒;仙岛;霞窝;月峡;啸凌;搔首;鳳?;鹤室;两个字摩崖石刻。
别有天;通幽处;天梯径;般若?;先天洞,三个字石刻摩崖。
東土西天;漸入佳景;溪山第一;卧石餐霞,四字还有不识几处没有加。
还有成诗,成片,没有认识的,真的是文化之宝,云洞之灵啊。
时间快逝,亦离开云洞岩。空余补上网上帖子以增其知。
云洞岩风景区内山、水、林、泉、岩、洞、寺兼胜,云洞岩属典型的晶洞花岗岩地质地貌,有大小40余处花岗岩洞穴景观,又有历代名人学者留下的篆、隶、楷、行、草各种书法题刻200余处,且兼备诗、文、联、记等文体,还有多处宋代石亭、石井和明代的石碑楼、名人墓葬等,宋代理学家朱熹在此讲学,并留下“溪山第一”的题刻。唐代许碏,明代理学家蔡烈、丰熙、周瑛、林达、林魁、古文学家王慎中,清代杨道泰、马负书等历代名人均有留迹于此。云洞岩主要景点有三月峡、仙脚迹、瑶台、千人洞、一线天、风动石、鹤丘等五十余处。“云岚烟雨”、“雄峰危石”、“山壑幽洞”、“摩崖石刻”为景区四大特色景观。
摩崖石刻
云洞岩历来以丰富的摩崖石刻景观著称于世,摩崖石刻赋予了云洞岩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厚重的文化积淀,见证了云洞岩成为理学名山的历史,也丰富了龙文“海滨邹鲁”之称的的文化内涵。历代众多理学名家、学者云集于此,留下200余处宝贵的题刻。据官方网站显示,摩崖石刻是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书法爱好者研究理学和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
月峡
月峡是云洞岩景区的一大奇观,宋代理学家朱熹题刻“溪山第一”的巨石后有个小峡谷,峡谷中一泓清水,清澈见底,涓涓细流,久旱不涸,每逢中秋月夜,天上一轮圆月映入水中,水中之月又照映在石壁上,遂成三月纷辉奇观,故又名“三月峡”。
千人洞
丹霞岩穴胜境,闽南第一洞天。洞中旷望深邃,曲径通幽,明暗相间,是夏日避暑佳境,元代诗人胡梅有“天生岩穴受千人”的诗章。明代弘治状元、翰林学士丰熙题刻鹤峰游记中“有洞可容千人”的描述,故名千人洞。山洞自然屏障成为古时军事防御坚固堡垒。
一线天
一线天:“鬼斧神工劈山崖,岩洞一线冲天开”,在千人洞中,人们仰首可以看见崖顶裂开一线,像是利斧劈开一样,长数丈,这个奇观岩石受在壳运动的影响发生断裂,在流水的长年累月的溶解和潜蚀下逐渐扩大、延长。这就是“一线天”。
得朋
明代状元丰熙仰慕云洞岩洞主蔡烈的人品和学问上山拜访,两人登高望远,指点江山,相交甚契。一日漫步而谈,行至岩上一偶,只见面前矗立两块巨石,势形若“朋”字。丰熙甚喜,题下“得朋”二个大字,一语双关。
云深处
巍峨世石形成的天然岩洞,洞内清寂幽隐,凉意袭人。仙客栖隐,云深不知处。是明代嘉靖年间文学家王慎中所辟。洞外高地处原有“云游亭”,也是王慎中所建,现仅存遗址。
鹤丘
明代嘉靖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