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咸鱼小厨娘的庙堂传说 > 分卷阅读12

分卷阅读12

衙门,就看见几位小吏抬着个中年男人的尸体。

见他来了,领头的那人连忙见礼,报道:“大人,这人是早上刚从河边捞上来的,几位仵作都验过了,确是吃醉了酒不慎栽进河中溺毙而亡。且有几位农户昨日傍晚下地回家,说是撞见过死者独自一人走在河边,属下已把那几位农户带到堂前了。”

裴谙棠即刻换上官服,开堂审了那几位农户,口供皆是一致无疑,没过一会儿,派去探查的小吏也回来了。

查到溺亡的这人名唤凌顺东,是个游手好闲且嗜酒如命的赌徒,家住清安县开阳村,其妻陈氏五年前因病离世,膝下有两子一女。

按朝律,意外亡故者需家属到齐来衙门辨认方可把遗体带回。

“这位老伯请起。”裴谙棠看着堂下一位白发老伯腿脚不便,示意衙役扶他起来,“本官只是想问问凌顺东他平日里为人如何?”

老人家听他问起这个,立马摆手沉沉摇头。

他身旁的儿子听闻,接过话语愤恨不平道:“大人,这个凌顺东真不是个人啊,五年前陈伯母病重,就是因为他把钱都拿去还赌债了,这才让陈伯母无钱治病,没多久便撒手人寰了。他还欠我家二两银子,如今人就这么没了,这让我们找谁去啊。”

堂下其他几位农户听了也都纷纷指责:“他成日里什么活都不干,整日混迹在赌坊酒肆,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老大娶了妻自立了门户,家中还剩和女儿和小儿子,成天不是打就是骂。那日还到处得意说要把女儿卖给一个大户人家做妾,可她女儿宁死不从,如今已一个多月寻不到人了,玉枝真是可怜呐……”

随着众人纷纷附和,裴谙棠心中一震,竟还有如此狠心之人,且朝廷明令禁止买卖人口,这个凌顺东真是胆大妄为。

他唤过衙役,沉声道:“把他的两个儿子找过来,再派人去打探他女儿凌玉枝的消息。”

煎饼果子

顺来客栈门口支起个小摊铺,大清早升起的袅袅炊烟把食物的香气传遍街头巷尾。

铺子上做的这种煎饼里面包了鸡蛋火腿萝卜丁葱花青菜,中间塞一片炸的金黄酥脆的薄脆,再刷上一独特的甜酱,别说是吃了,以往就是见都没人见过。

黄掌柜那日听说了凌玉枝的想法,刚开始还半信半疑,于是想着不妨让她一试。没曾想这才支了一早上的摊,挣得竟比客人清冷时的一日的饭钱还要多。

新奇事物一出现,大家纷纷都想买来尝个鲜,忙活了一大早,凌玉枝忙活得手臂酸痛。

还剩最后一个,做完今日就收工了,她飞快地在小平锅里擦上一点点油,再从装面糊的小木盆里舀出一勺用小麦粉、玉米面和黄豆面调成的粘稠面糊放在平锅里。

拿出自制的小木刮板把面糊摊平整,经过一个早上的磨炼,现下勉勉强强也可以把面糊摊大摊圆,待面糊熟的如同一张金黄的薄纸,开始微微冒着热气时,她拿出铲子翻了个面。

单手打鸡蛋如今还有些困难,凌玉枝老老实实用双手打了个鸡蛋在饼皮上,继续用小木刮板摊开,让每一块都均匀地粘上蛋液。

等到鸡蛋也熟了开始冒着香气,再撒上一把葱花铺开,“客人,您放点辣子吗?”

来买煎饼的中年男人摇头,“姑娘,我吃不了辣,只放一种甜酱就行。”

凌玉枝点点头,只用刷子刷了一层她自己熬的甜面酱。

她观察了几日便发现,这里的人好像都不太爱吃辣,一早上好像就卖出去了一份加重辣的。

她看着那碟辣椒油,心想,明日这碟辣椒油就可以光荣退岗了。

刷上酱后接着再用小勺子在罐子里各舀了一勺油亮亮的腌萝卜和榨菜放到饼上,抓一把花生碎往上一撒,等到一旁锅边煎着的两片火腿滋滋冒油,再用夹子夹了片青菜和火腿一起放到饼中间包起来。

“玉枝姐,炸成这样是不是就可以了?”阿吉看她一个人帮不过来,忙完手头的活就自告奋勇帮她炸薄脆。

凌玉枝看了一眼,擀成的面皮已经炸的变大焦黄且冒着酥泡,示意他可以捞起来了,“辛苦了,炸成这个样子就可以了。”

饼包到一半,在加上几片焦脆的薄脆,最后再用铲子从中间切开装进油纸里。

这样一个饼就卖五文钱。

“姑娘,这个酱甜丝丝的,这是用什么熬的啊?”

凌玉枝把做好的最后一个煎饼包好给了摊前那个中年男人,熟练地笑道:“独家秘制,概不外传,客人若是喜欢下次常来,我给您便宜点。”

客人见她这样说,也就没再继续问,满意地拿上饼走了。

她刚要把摊子收了,准备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