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咸鱼小厨娘的庙堂传说 > 分卷阅读57

分卷阅读57

挤满了人,来的一些邻里亲戚见?状都?偏头潸然泪下?。

老?里长垂首静默片刻,指着谭颂姐妹二人道:“淑娘一家可怜,如今只留下?这两个姑娘,今日来的都?是淑娘一家人,你们看看,谁家里可还能多出一口饭吃……”

言下?之意?是让她们姐妹跟着哪家亲戚过。

方才还痛哭流涕的几位妇人立即默不作声,老?里长见?无?人相应,又正色轻咳一声。

这时一位瘦弱的男人站出来,摇头叹息:“方叔,如今谁家还有多的一口饭吃啊。官府日日说赈灾放粮,每每去排了长队,到我们时却连碗米汤都?见?不到。那些官老?爷倒是油光满面,这钱粮,我看全都?到他们口袋里去了!”

“住嘴!你就不怕被官差捉了去!”里长一敲拐杖,人群中此起?彼伏抱怨不平的议论声渐渐息下?。

又一位梳着高发髻的妇人站出来,“淑娘一家是可怜,这对姐妹也是个听?话懂事的,可如今这个世道,我们自家不饿死都?难,哪里……哪里还有多出来的一口粮啊。”

妇人拉过谭颂与谭黎的手,神色亲和了几分:“阿黎阿颂,姨母看着你们这般也不忍心,可如今发了天灾,我家中七八口人有五张嘴是吃不饱的。你们、你们也别?怪姨母,姨母也是没法子。”

谭颂抽回手,依旧在哭。

谭黎拭了拭泪,强忍着哽咽道:“没关系姨母,如今谁家都?不容易,我们都?知道。”

随后又对里长与众人道:“方爷爷,各位伯伯婶婶,你们今日上?门为我爹娘置办后事,我们无?以为报,心中感激不尽。但我与妹妹早已?不是孩童,日后自是不能再麻烦你们。往后我们姐妹二人互相扶持,自力更生。”

她拉着谭颂重重朝来的人行了个礼。

下?葬了爹娘,往后几日,家中就只剩一张干硬的素饼。

谭黎舀了水缸里见?底的水喝了几口,拿着饼给谭颂:“阿颂,你吃罢。”

谭颂看见?她抽丝发白的衣襟沾了几点水渍,当?即明白了,便执意?把饼一分为二,塞到姐姐手中,“姐姐你也吃,你若不吃,我也不吃。”

夜晚,窗外渐渐燃起?通明的火把,接着远处传来凌乱的脚步声与几声听?不清的嘲杂惊呼。

姐妹二人不知外面发生了何事,夜间?不敢出去查看,便把灯吹熄,牢牢靠在门后不出声。

随着急促的脚步声逼近,“笃笃笃”响起?了几声沉重的敲门声。

“阿黎阿颂!”谭黎听?出了声音,是三叔伯在敲门。

她把门闩打开,看着门外神色惊慌的男人,“三叔伯,怎么了?您快进来歇会儿。”

男人连连摆手,喘了几声气,慌张道:“不好了,山上?来贼人了,村子里的人都?已?走了一拨了,你们也趁夜色赶紧走罢。”

春庭已晚

谭颂清冷之音唯有雨声与之应和, “我们为躲贼人,便连夜跟着四?方邻里离开了淮州,他?们大多?都去往各州投奔亲戚, 走着走着, 同行的便就只剩我和姐姐两人。”

那条路真长啊,长到谭颂都记不清她们饿了几日,又在黑暗中?摔倒了几次。@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山间夜晚露重,她与姐姐就靠在一棵树前?相拥入眠,做梦时,总能梦到身上覆了一层温暖之物。醒来时,才发觉身上盖着姐姐的外衫。

包袱里只有一个干馒头?, 二人细细分着吃了两日。

两日后, 便再也找不到入口的?吃食,饥肠辘辘下漂浮的?脚步踩进泥泞的?水泽中?都无知觉。谭颂双脚无力, 踉跄倒在一块嶙峋的?山石上,手臂蹭破了一大块皮都觉得不觉得有痛意。

因为太饿,太累了。

夕日欲颓, 终于见远处尘土飞扬,一辆马车匆匆赶过。

谭黎只身拦在马车前?, 求驱车的?老翁能带她们走一程, 老翁说自己是前?去章州送货。她们再三恳求下, 老翁心软几分, 便让她们上车一同去章州。

清安县原先有个童家绣坊, 专收各地秀艺精湛的?绣娘,谭黎和谭颂跟着母亲学得一手好女红, 从前?在村里也多?受夸赞,于是她们便想着去绣坊自荐一试。

可两人几经跋涉, 已是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怎么也不像是来找东家谈生意的?绣娘。

“你们是干什?么的??”

“几位大哥,我们是来找东家的?,听闻贵坊在收绣娘,我们是自淮州来的?,会些苏绣。”谭黎好言解释道。

伙计抬了抬眼皮,见她们这一身筚路蓝缕,不耐烦道:“我们东家出去了,没?空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