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皓的平常日子过得简单又有规律,除了每周末有那么点儿特别的安排。
一到周末,他就会跟赵爷爷还有其他一些领域的专家学者凑一块儿,扎扎实实地探讨各种主题。
听着高人论道,让他得着不少好处。这种聚会可不单单是知识的你来我往,那更是智慧的相互碰撞,每回都能让杨皓收获满满。
平常日子里,他的生活差不多就固定在俩地儿之间:家里头和他的学校。虽说这日子显得有点儿单调,可杨皓一点儿都不觉得腻歪。
正相反,他把这种生活方式当成能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的最好状态。
偶尔呢,杨皓会破个例,跑到他那武术教练家里头接受一对一的指导。
在那儿,教练会针对他点评一番,还教他新的武术套路。每次从教练那儿回来,他都觉着自己的武术有了明晃晃的进步,这也成了他生活里的一大乐子。
这一学期,杨皓明显感觉自己的进步,他不再是那个对学习是为了提高成绩,为了完成任务,而是对理科感兴趣了。
想当初,他可是对理科一点儿兴趣都没有,可现如今,那完全是变了个样儿,他觉得自己就像是突然开了窍,能一门心思扎进学习里头了。
以前那些如同天书般的公式定理,现在经过老师的剖析,他居然能够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还能跟着老师的思路去思考、去分析。这让他的学习兴趣大增。
比如说做数学题,以前那些复杂的函数图像、几何图形,在他眼里就像一团乱麻,让他头疼不已。
可现在呢,他会先静下心来,仔细阅读题目给出的条件,一条一条地理清楚。
然后呢,就像侦探破案一样,从那些看似毫无头绪的线索中,找出关键的信息,抓住问题的核心。
再接着,他会把学过的那些定理、公式从脑海里调出来,一个一个地试着去运用,看哪个能解开这个难题。
这样的转变可不是一天两天就完成的,那是他一天天坚持下来的结果。
每天他都会给自己定下学习的小目标,逼着自己去完成。
遇到不懂的地方,他也不再像过去那样轻易放弃,而是厚着脸皮去问老师、问同学,或者回家问家教,非得把问题弄明白不可。
这种法子让他的学习效率有了特别明显的提高,也让他在解决问题的这个过程当中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
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杨皓逐渐找到了学习的门道,也越来越有信心和兴趣。
这种从无到有的转变,不仅让他自己惊喜万分,也让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
11月7号对他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他受邀,参加一场最重要活动。
那天,他请了假,前往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的大会。
这次机会对他来说意义非凡,因为他有幸亲眼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
在人民大会堂内,当他看到那些为载人航天事业默默付出的英雄们时,内心充满了敬意和自豪。
他们为了国家的梦想,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而他,作为一位普通的学生,能够亲眼目睹这一历史时刻,感到无比幸运。
回来后激动地一晚上没睡好,幸好第二天是周末,不用上学。
这回他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他跟这个世界血脉相连,不白重活一回。
这次体验深刻地影响了他,激发了对航天科技的浓厚兴趣。
这次经历深深烙印在他心中,成为他人生旅程中一个重要里程碑。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参加活动,更是一次对自己生命价值的重新认识。
他明白,每个人都是这个国家的一分子,每个人的努力都在为这个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他应该,而且也能为这个古老文明古国做点什么……。
又是周末,随着中国首次载人航天庆祝晚会的结束,小周、孙姐、杨奶奶这仨人清闲下来。
今天的任务是录《最后的倾诉》和《恭喜发财》两首歌。
编曲伴奏小周已经做好了,所以今天的工作主要是直接进入录音环节。
该说不说,重生后杨皓的嗓子真的是老天爷喂饭吃。仅仅一个上午的时间,两首歌便顺利完成了录音。
时间慢悠悠就过去了,杨皓现在觉得日子过得很惬意。
不像回国第一年那样,跟家人较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