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崇祯二年四月二十日,一路马不停蹄、风尘仆仆的曹化淳,终于赶到了袁崇焕所在的宁远城。
宁远外城永清门前,提前得到消息的袁崇焕,亲自带领宁前兵备道郭广、副将何可纲、徐敷奏、张斌良、参将谢尚政等宁远官员在门前等候。看到一队骑着高头大马、身着飞鱼服、腰胯绣春刀的锦衣卫,护卫着一辆红黑相间的豪华马车缓缓驶来,众人连忙迎上前去。
“曹公公,袁督师和众位大人已在城门外等候。”随行的锦衣卫副千户蒋文举在马车外开口禀报。“知道了。”身着大红蟒服、手拿拂尘的曹化淳在两个贴身宦官的搀扶下,踩着马凳下了马车。
“曹公公,您从京师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崇焕已在督师府略备了薄宴,请您务必赏光。”袁崇焕宦海沉浮,也是能屈能伸。他出身东林党,东林党大佬当今内阁首辅韩爌是他的座师,天启四年东林党败退朝堂,魏忠贤势大,为了得到朝中的支持,继续主政辽东,袁崇焕不得已与魏忠贤虚与委蛇,甚至提议在宁远为魏忠贤建生祠,才有了后来的宁远大捷。
“袁督师言重了,咱家不过跑一趟,谈不上辛苦,陛下宵衣旰食,为国操劳,才是辛苦。咱们做为臣子的要好好办差,才能为陛下分忧。吃饭先不急,咱们先去督师府传旨。”曹化淳带着任务来宁远,这么多人看着,自然不能显得与袁崇焕过分亲近,何况崇祯三令五申宦官不得结交外臣。
“为尽快聆听圣意,崇焕来之前已焚香沐浴,备好香案,那就请曹公公移步。”听出曹化淳语气的疏离,袁崇焕面色如常。
在袁崇焕等人的引领下,曹化淳一行30余人,穿街过巷,一路上行人纷纷向袁崇焕等人问好,来到位于内城中心的蓟辽督师府,正门早已大开,门内摆好了香案。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今建奴凶顽,难以速亡,着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兼督师蓟辽袁崇焕整肃军备,打造强军,困敌以关内,积极防御,伺机北进,罢五年复辽之议,万不可仓促寻战,虚废钱粮。另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兼皮岛总兵毛文龙深入敌后,忠君为国,其势艰难,卿当与其精诚团结,共御外敌,万不可故意与其为难。如其确有违法之事,可据实上奏,朝廷自会安排有司查问,不可私自处置,否则虽良将难得,朕也绝不姑息,必将严惩。钦此。”
听到圣旨提到毛文龙,跪伏在地的袁崇焕就感觉不妙,果不其然,待曹化淳读到最后,愈加严厉的措辞以及仿佛看透其想要收拾毛文龙的圣意,让袁崇焕在初夏的中午感到阵阵寒意。他对不听号令影响其完美掌控辽东的毛文龙,早就起了杀心,正欲杀之以后快,没想到才刚开始布局,陛下就下了这么一道圣旨,也不知道朝中谁猜出了他的心思。内阁几位阁老,首辅韩爌是东林党领袖也是他的老师,钱龙锡、孙承宗都是东林党大佬,李标应该没有这个心思,难道是吏部尚书王永光?他一向中立,莫非想借此机会对付老师。
“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思绪万千的袁崇焕,在谢尚政的提示下,如梦初醒,连忙谢恩。
众人都起来后,曹化淳告诉袁崇焕还有密旨,随后两人一起来到二堂。趁着没人,袁崇焕把早就准备好的和田玉扳指塞到曹化淳手里,曹化淳假装推辞不过,也就收下了,本来公事公办的脸上当时就浮现出微笑。
“袁督师,密旨你也看了,咱家来之前,陛下叮嘱我说一定要阻止你杀毛文龙。咱虽然相信你不会这么干,但意思还是要转达到的,当然你要真起了这个心思,咱家劝你也趁早收了,陛下言已至此,触之必有雷霆之怒。”看在袁崇焕如此上道,再加上其得朱由检看重,本就跟东林党有点渊源的曹化淳,也就说的直白。
“崇焕明白,请曹公公转禀陛下,崇焕谨遵圣命,万不敢有加害毛总兵之心,以负圣恩。亦谢陛下体谅,有臣在一日,绝不让建奴出山海关一步。”看到密旨中“不得擅杀毛文龙”的字样,震惊不已的袁崇焕心存敬畏,其后虽然与毛文龙屡有争执,也从未敢再起杀心。
中午,督师府的接风宴上,曹化淳对辽东的特色菜锅包肉和乱炖
赞不绝口。看着曹化淳兴致不错,袁崇焕拿出了上好的清丰吕氏佳酿,倒了满满一斗彩杯,“按例军中不得饮酒,今日难得曹公公大驾,我破例饮一杯。”说罢一饮而尽,随后拿起酒壶走向了曹化淳。曹化淳看到大家都盯着他,也不想扫了袁崇焕的面子,就浅啜了一口,随后便以不胜酒力为由,不再喝酒。
一路没怎么休息好的曹化淳,下午没有启程赶往皮岛,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