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事都第一个想到找他帮忙。
在李婷、李飞和刘金花看来:在李明君心里,家人永远比不上狐朋狗友。
刘金花除了鸡蛋、豆制品,一点荤腥不沾,自然也不怎么会做荤菜。但为了李明君这堆朋友,她也慢慢学会了用猪肉炒各种蔬菜。
刘金花在厨房忙着洗、忙着切、忙着炒,最后端到桌子上,给那堆男人享用。自己做完全部的菜和汤之后,才坐到乌烟瘴气的饭桌角上,陪着李明君给客人敬酒,说笑,之后只吃一些蔬菜、蛋类。李婷和弟弟只能在厨房吃。
李婷从10岁就开始帮母亲做饭,逢年过节,家里总是“高朋满座”。她和刘金花在厨房忙得烟熏火燎,李明君在客厅跟客人谈笑风生。 客人吃饱喝足走后,她和刘金花又开始收拾残羹冷炙,打扫卫生。这样,从上午买菜到下午收拾整理完毕,一天过去了。
客人们经常喝得醉醺醺的,还经常在家里呕吐、闹事、打架、摔东西。李明君的酒量格外大,别人都醉的时候,他还很清醒。看着他们闹事,他在旁边笑着劝着,吩咐刘金花清理地上的呕吐物、烟头、打翻的饭菜。之后还好言好语地送那些酒鬼回家。
这样的家,不管是李婷、李飞,还是刘金花都不想待了。
高中以后,李婷愈来愈看不惯爸爸的做法,便不回家了。
高中三年的家长会,李明君只去过一次。其实他不去也没关系,李婷并不介意。而弟弟的家长会,他一次也没去过。
在李婷高二时,那天全班同学的家长都落座后,李明君从前门走进来了。他穿着那套结婚时的西装,发福的身体和圆圆的肚子几乎要撑破衣服,脚上穿着他唯一的一双皮鞋,擦得油光发亮的头发不知道抹了什么,向后梳得整整齐齐。他大方地跟班主任握手,告知他是李婷的父亲。
家长和学生们齐刷刷地看着他。李明君大方地对众人点头,班主任仰头看着这个一米八的胖大个儿,有点惊诧,然后示意他到李婷的位子上坐下来。
李婷觉得父亲用力过猛,她为李明君的装扮和举止羞耻万分,低着头,脸红到了脖子根。
然而,散会后,同学们涌到李婷座位前,七嘴八舌地问道:
“你爸爸是老板吧?看着还像个大老板。开金矿的?”
“他以前怎么从来没来过呢?
“当老板的都忙着挣钱,哪有空来学校。”
“你跟你爸爸长得挺像的,你爸爸英俊,你漂亮。”
李婷诧异地抬头看着大家,她不理解为什么同学们对李明君的看法与她这么迥异?
但是自那以后,就有同学开始效仿她吃素,理由是吃素能像李婷一样成绩好,说不定也能像她一样漂亮。她还得到了“佛女”的称号。
仰慕她的男生也多了起来。李婷因此变得自信了,走路、吃饭都抬起了头。娟娟跟在她身边,也觉得倍有面子。
给李婷的情书纷至沓来,娟娟学习之余,忙着收信、递信,而李婷没有被这些冲昏头脑。她只喜欢隔壁班一个打篮球的高大男孩,可是那个男孩直到高中毕业都没向她表白过。
让李婷觉得羞耻的父亲,竟然帮她增长了名气。到底是自己错了,还是同学们都错了?
李婷的高中三年,除了那次家长会,李明君平日里只去看过她一次。那次他带了一箱牛奶,又给她50块钱,嘱咐了句‘好好学习’,就走了。
每次李婷都眼巴巴地看着其他同学在操场上,在围墙边跟父母团聚,有说有笑地聊天。自己只能眼巴巴看着条件好的同学,幸福地唯依在父母身边,吃吃喝喝、撒娇、再听几句唠叨。
李飞高三只考了个二本,父亲也不满意,让他复读。而李飞不想在高中多待一天,假期结束后就卷上行李,去大学报到了。
李明君为此生气,不愿送他。李婷知道后,打电话质问父亲:“为什么让弟弟一个人去报到?”
“他一个男孩子,多锻炼锻炼,能快点长大。”父亲解释道。
“好吧,即便你想让他快点长大。那高中三年呢,你从来没去学校看过他,他才15岁。”
李飞高中三年,生活费少,吃不起荤菜。长此下去,人瘦了,成绩也一般,遭到同学排斥嘲讽。
有一天,李婷照常给弟弟打电话。李飞支吾了半天,告诉姐姐他不想上学了。
聪明的李婷一下了就猜出了原因。“听着,弟弟,我不会不管你的。”李婷一直都爱护弟弟,不到10岁就开始照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