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接受,虽然这些秀才平日里没少去,但此时他们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
《春晓》出于青楼,并不是秘密,豆巴县很多年未有出县诗,文坛沉寂,此诗对本县读书人起了激励作用,虽有瑕疵,但瑜不掩瑕,没人去在意。
董玉麟偏偏就抓住这一点找茬。
周元良和邓文瑞都生气地瞪着董玉麟,明知道是董玉麟故意找茬,却不知如何反驳。
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宁樾虽然早有思想准备,还是有点生气,看了小伙伴一眼,淡淡地说:“师兄批评得是,宁樾知错了,日后定当谨守读书人本分,绝不敢在作出有悖圣贤之道的事。”
“哼,小小年纪就敢去青楼,此等道德败坏之徒,断不能容,明日入学礼吾当上告夫子,剥夺你的入学资格,以正学风。”
座中一个佩剑秀才拍桌而起,怒气冲冲地说道。
“姚师兄说的是,此等有伤风化之事,绝不能视而不见,明日我们大家联名上告夫子,一定要让宁樾受到惩罚。”
董玉麟见有秀才发声,更加盛气凌人,斜睨着宁樾,冷笑不止。
四周一道道嘲笑地目光望向宁樾,跟随董玉麟一伙的少年们个个咬牙切齿义愤填膺,他们倒不是和宁樾有深仇大恨,而是心领神会,借机打压神童。
儒家重道德伦理,尤其是读书人必需品行端正,一旦和青楼扯到一起,名誉就污了。
这件事宁樾一时间也说不清,他也明白对方就是故意针对他来的,解释再多也没用,索性不管了,坐下来吃饭。
周围人人怒发冲冠声讨宁樾,群情激愤,仿佛这世上的一切道德败坏的事都是宁樾干的。
乙班的一群孩子都被吓住了,个个手足无措,过了一会儿,董玉麟等人才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