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回去让人给你买一捆来……你先把这个搁下,张先生烧窑还要用呢。”
“我就要这个。”冷月说着,像握剑一样握着铁钩的手柄,利落一挥,在干燥的空气中划出“嗖”的一声,“这个称手。”
站在冷月近旁的赵贺被这突来的一下吓了一跳,心里一哆嗦,慌地往后退了两步。
赵贺一退,景翊心里豁然一亮。
这东西好像确实可以有些别的作用。
“呃,赵管事……”景翊站起身来,对着赵贺牵起一道很是无可奈何的苦笑,“你看这铁钩子……”
赵贺一愣,转目之间正对上握剑一般握着这铁钩的冷月,赶忙道:“不要紧不要紧……这东西瓷窑里还有的是,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夫人喜欢只管拿去!”
“那就多谢赵管事了。”
“不谢不谢……”
景翊稳下心神,转身正要坐回去,见张老五盯着他的眼神还是那么一副见鬼的模样,不禁苦笑道:“内子无状,让张先生见笑了。”
料张老五活这么大岁数,烧这么多年窑,都没见过在瓷窑里吵着闹着要铁钩子的姑娘吧……
张老五又怔怔地看了他须臾,才微抖着嘴唇轻声问道:“你……你是大人?”
景翊这才想起自己一时激动还没提过自己姓甚名谁,忙颔首道:“晚辈失礼,还不曾报过家门。晚辈姓景,单名一个翊字,现在大理寺任四品少卿,内子出身军营,现在刑部供职,常年在外行走,礼数不周之处还望先生莫怪。”
张老五一言不发地看了景翊半晌,又看了看专心把玩着刚刚到手的铁钩子的冷月,才摆手笑道:“不敢不敢,是小民失敬了……景大人是爱瓷器之人,承蒙景大人抬爱,小民无以为报,倒是家中还有几件旧时烧制的物件,景大人若不嫌弃,小民便送给景大人。”
景翊狠狠一愣,还没来得及直起微微欠下的身子就抬起了头来。
看这瓷王的形貌装束,如今过得必不宽裕,他旧时的瓷器只要倒一倒手便足够一户寻常百姓家吃上一年的了,怎么说送就送,还是送给他这个初次见面话还没说上几句的人?
景翊脸皮再厚也不会相信自己这张名满京师的俊脸连这般年纪的老大爷都能迷惑得了,不禁怔怔地反问了一声,“送给我?”
张老五点点头,惭愧中带着点战战兢兢地补道:“只是物件沉重,小民年迈无力,没法给景大人送到府上……景大人若不嫌弃,可否晚些时候亲自到小民家中看看?”
景翊又是一怔,才颔首笑道:“晚辈却之不恭,就先行谢过了。”
“不谢不谢……”张老五像心里有块石头落了地似地,踏实又热络地道,“小民家就在紧挨着庆祥楼的那个胡同里面,进去最里面那户就是,好认得很。”
“晚辈记下了。”
冷月一心盯在那支铁钩子上,没管景翊和张老五又文绉绉地说了些什么,也没管赵贺又在她耳边叨咕了些瓷窑的什么,直到景翊唤她走,她才跟着景翊出去,对直把他们送到大门口还在劝他们留下吃饭的赵贺点头道了个谢,纵身上马,打马往城中走去。
走出一炷香的工夫,四周还是荒芜一片,景翊倏然把本就走得不快的马又勒慢了些许,侧目看向冷月仍抓在手上的铁钩子。
“这是凶器吧?”
冷月也把马勒慢了些,伸手把铁钩子递了过去,“你看见钩子尖儿上那点黑东西了吗?”
景翊接过铁钩细看,确见钩上有点零星的黑斑,不像铁锈,更像是沾染了些什么,于是点了点头。
“这是被火烤过的血。应该还有一些被人抹去了,幸好这些在弯钩里侧,不起眼也不好抹,就留下来了。”
景翊心服口服地叹了一声。
这么细微的痕迹,她若不说,估计等凶手亲口把这凶器供出来,他也未必能发现得了。
他还真没想过此案的凶器会是自家媳妇使性子要来的……
“时候不早了,你先回家吃点东西吧。”景翊小心地把这来得有些突然的凶器递还给冷月,伸手挽住缰绳,“我去萧允德府上看看,晚些回去,让府上别准备我的饭了。”
不等景翊策马,冷月眉头一沉,“你怀疑人是萧允德杀的?”
冷月这话问得一如既往的直截了当,景翊迟疑了一下,没承认也没否认,只道:“他今天的反应有点怪,好像生怕我知道什么似的。”
冷月摇头,“不是他干的。”
景翊一愣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