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健步如飞 > 第384章 潮水一般的平行推进!

第384章 潮水一般的平行推进!

恰就是被另外两名抢点的皇马球员吸引了注意力。没有集团式的抢点,这种跑位根本不可能存在。

当然,皇马自身的空中优势,在西甲范围内也确实巨大。

球队整季打出53.02%的超高争顶成功率,排在西甲第1之余,其领先第2的优势,相当于第2到第10之间的差距,完全是鹤立鸡群般的存在。

有了这个底气,意味着一旦集团冲锋形成,对手极有可能根本分不清谁是盯防的重点。

运动战尚且好说,毕竟防抢点时着力照顾c罗总是不错的。

然而定位球时,皇马中后场参与抢点,情况就会变得极为复杂——当季拉莫斯定位球频繁救主,媒体一个劲宣扬什么“大心脏”,却多少忽略了,皇马本就是一支定位球进攻极其可怕的球队——球队30.49%的定位球进攻都能最终形成射门,质量之高排在西甲第4。

此外,上文所说的那种集团式冲锋下的小套路,显然在定位球进攻中会因投入兵力更多,而更容易施展。

带着这个思路再去看拉莫斯的几个绝杀,不难发现队友的“掩护”至关重要。

拉莫斯争顶之前,很明显贝尔帮他做了一道掩护。

皇马集团式冲锋,争顶人数甚至远多于防守方巴萨,其实这球拉莫斯就算顶不到,后续的c罗也基本上是在没有任何防守干扰的情况下争顶。

拉莫斯争顶前,瓦拉内先向前点移动,帮他带走了一个防守人;接着c罗又帮他挡住了一个防守人,拉莫斯触球前几乎没有身体对抗。

不过,阵地战硬凿终归是一种相对低效的进攻方式,尽管多数情况下所有球队都不得不诉诸此道解决问题。

齐达内自身并不排斥一些相对更简单、直接的套路,球队快攻纵未恢复穆里尼奥时代的快打旋风水准,7.14%的反击占比“仅仅”排名西甲第3;但可怕之处在于,31.63%的反击都能最终形成射门,质量吊打西甲其他所有球队。

像下面这种潮水一般的平行推进,在16-17赛季执行的非常到位。

必须注意的是,当时的皇马阵中虽没有顶级前场持球推进人,但中场却不乏善于持球单干解决对手逼抢者;球队虽进攻端持球对抗并不频繁(频率西甲第14),但贵在44.85%的成功率高居西甲第1。

球队有些反击,其实很大程度上是靠中场莫德里奇和科瓦契奇两名克罗地亚人的个人持球摆脱,实现的第一步。

比如科瓦契奇的推进。

此外,中后场强大的传球能力,使得皇马可以在后场通过长传直接发动进攻,这一点自阿隆索加盟以来就从未改变。

球队每分钟净控球时间尝试1.95次长传排在西甲第10,作为一支传控能力相当强、短传极多的球队,这已经是相当另类的排名;难得的是,高频率的长传并未影响长传质量,皇马长传成功率高达63.82%,排名西甲第1——前5名中的其他球队。

长传频率同皇马都有着档次差距。

事实上在那个赛季,皇马不止一次从长传中直接收获回报。

当季欧冠决赛之前,皇马与尤文被称作矛与盾的对决,无论是否是单纯从其累计得失球数上看出的结果,都至少是一个正确的判断。

事实上,若非msn组合火力太猛,齐达内又在赛季中期大幅轮换,皇马斩获联赛进球第一并非不可能。

这是一支虽缺乏持球大神,但却极为善于堆砌射门数的球队。

当然,这种进攻模式天然需要保证大量兵力投入进攻,相应的,防守也就会存在隐患。

事实上他们在防守端的表现,也确实不如进攻方面亮眼。

防守:没有爆发的隐患

客观讲,16-17赛季皇马说是历年最强,也仍旧存在攻守失衡的情况。

球队进攻端进球如麻,防守却多少有些拖后腿。

整季38轮打下来,皇马丢球41个,西甲第4少的排位看起来还算凑合,但相较于身前的马竞(27)、比利亚雷亚尔(33)和巴萨(37)仍旧差距比较明显(尤其前两档)。

数据上看,他们防守端的问题仍旧非常多。

这些问题在这样一个成功的赛季最多只能算“隐患”,但集中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随后两季,皇马果然开启“后防坑爹”模式。

其实外界动辄骂后卫,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近年来皇马后卫无论自身状态如何,回追时都还是不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