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单,接单就有钱,闲时在家陪伴家人,不耽误走亲访友。
想赚钱了,饭碗一丢,随时随地跑一单,回来还不耽误上牌桌摸两把。
而吃了么留守外卖员,和提前确定春节期间营业的餐饮店老板们,一样开心,春节期间照样有外卖需求,由于开门营业的餐饮店稀少,反而生意更加火爆。
加上和青云农业服务公司合作,原材料供应充足,这帮合作的餐饮店老板,现在基本都完成电脑或智能机覆盖,通过专业网站和app随时下单送货上门。
只是让青云竞争对手感到恶心的是,仿佛就一个农历新年假期,它们几乎被整个世界抛弃掉!
市场上只存在青云一家公司在疯狂扩张业务,它们已经从消费者眼里消失掉,这种情况对品牌价值伤害太大。
几乎所有竞争对手公司老板都恨得咬牙切齿,上班,明年春节必须上班,不能让青云系一家独大。
可他们也不想想,自己有青云系这样成体系,能优势互补的产业生态链吗?
就好比淘淘全员上班又如何?
通达系,顺丰,邮政都放假休息,卖了找谁送货?
又比如菜鸟,百代,春节上班就那点体量,不赔个底朝天才怪。
就好像线下渠道商春节照常上班,还不是被青云系吊起来打?
今年的春节它们只是觉得被偷袭打个措手不及,叫嚣着来年必定报仇雪恨,那么明年春节,它们就会明白,什么叫非战之罪。
除非它们把产业链上下游都发动起来一块上班,集整个行业优势和青云集团疯狂内卷,看谁能先卷死谁。
不然就是打不过,根本打不过,只能往上投诉,青云系涉嫌产业链垄断,有失公平竞争原则……
只是让基层,尤其是吃了么蜂鸟员工不爽的是,诸如肯德基,麦当劳等门店的配送单拿不到,人家有专门合作公司,哪怕配送不过来,也不会分给吃了么一些订单。
商业合作谈判仍旧在进行中,奈何这几家大型餐饮集团要价太高,吃了么总部一算账,把诸如进场费,保证金算上,根本不划算。
公司到手的利润还不够给外卖员发提成,这到底是替公司增加营收,还是公司出钱出人,给肯德基麦当劳扩展营收渠道?
这帮跨国大公司根本没有谈判的诚意,永远一副高高在上姿态,仿佛是它们赏饭给青云集团吃,后者得求着它们才能赚钱一样。
(题外话,自诩赏饭给内地吃的某某铭,因为国外电力供应缺口和员工素质,又灰溜溜回来了。)
谈到最后,秦朗都火了,拍着桌子咬着牙,发誓要把青云农业服务公司做成功,年后就开始涉足规模化养殖鸡鸭产业。
不就是种番茄,加生菜,弄点土豆炸鸡嘛,说得好像这玩意有什么技术壁垒一样。
吃了么餐饮管理公司和集团市场运营部,联手给决策委递交一份厚达四百多页的商业分析报告,全面阐述未来涉足快餐行业的可行性计划。
打的就是肯德基麦当劳。
依托内地庞大的市场需求,中前期一到两年内致力于打造一个,围绕这两家公司餐品的原材料供应链,前期通过向大型超市,农贸市场,果蔬店集中供货,消化产能。
包括建立规模化肉鸡养殖工厂,土豆种植(薯条薯片),番茄,辣椒酱,饮料饮品(包括可乐及其它饮品),肉牛养殖等一系列用于快餐店消耗的原材料工厂。
中期计划在2012/13年委托青云置业在全国主流城市商业区,收购合适的临街门面,学习肯德基麦当劳委托加盟制,采取公司流水线式统一管理,进而大规模扩张。
即通过向社会公开招募加盟商,用他们的资金和人脉为国产快餐品牌提供发展助力,运营的好甚至不用花费公司太多资源,就能自动滚雪球发展壮大。
因为老一批加盟洋快餐品牌的利益团体实力很强,青云系以一家之力冲进去,很难获得广泛支持,必须拉拢足够多的新兴力量,抱团冲击才有可能取得胜利。
这一计划将在本年度开始试点工作,前期主要盈利保障,在于掌握外卖市场的核心竞争优势,通过向外卖消费者重点推荐本公司快餐产品,确保前期能够活下来。
至于所谓的配方,掌控快餐品质,口味之类的“核心技术”,大规模挖人就好了,这玩意就是唬人玩的,洋快餐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原材料供应体系。
45天长大的肉鸡是诀窍,遍及全世界的加盟商,赋予其无以伦比的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