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胜者为王,重活2009 > 第375章 ,融资与闷声发大财

第375章 ,融资与闷声发大财

,关键是代表大国基础的智能工业,智能制造离开它就不行……

“记一下,微支付在东南亚市场全面铺开以后,通过平台融资,销售产品的佣金,广告收益的投资方向,优先向电信领域倾斜。”

李泽华是看准了就要下手的性格,给东大以外的任何地方普及5g是不可能的,但是4g必须安排上。

这个行业,谁掌握上游控制权,谁将来就拥有最大的话语权。

林文辉一边记录,一边问:“本国资金方面不担心,但是外汇怎么解决?

目前电信设备体系供应商,无论是高通,诺基亚,还是花瓣,都不会收东南亚货币吧?

哪怕有李家坡的支持,想要拿到足够美元也很困难。”

“所以要尽可能抬高市面上各种关键资源的估值,抬到一个让东南亚市场竞争对手绝望的数字。

再通过我们手里融来的大众资金,一点点吞下,比如金银铜铁等各种大宗商品,甚至连农产品也别放过。

只要有了这些能够参与国际贸易的资源,就能通过和东大的各种贸易赚取外汇。

实在不行,再把一些不涉及核心技术的产业组装线搬过来,以东南亚为基地向周边市场扩张,赚取额外的外汇储备。”

李泽华想了想,补充道:“后续荣威电子的半成品组装线可以考虑弄过来,过一道手弄点高科技补贴,反而有利于降低成本。

至于到手的外汇储备,要形成和集团公司的产业优势互补,回去以后你牵头筹备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专门负责这些事宜。”

林文辉把他所说的一切都记下,周受源见这些事情具体谈的差不多,才继续下一个话题:

“关于李家坡半导体行业战略合作的事,林文定林总提出一些不同看法,他更希望从内地招收有志在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大学生。

进行重点培养,而不是用三月期,半年期走马观花似的短期培训交流,这样更有助于建立一个完整科研体系。

西方对于李家坡在前沿科技,顶级设备方面没有任何限制,尤其这里还能通过脚盆鸡的渠道,获取关于最先进光刻技术和核心设备。”

“集团暂时不考虑,主要是资金和各方面条件还不成熟,贸然介入这种大行业会拖累集团发展。

不过可以把渠道转交给相关部委,如果它们愿意出资建立一整个生产研发体系,集团愿意提供一切必要支持。”

开玩笑呢,这时候投入光刻机,晶圆芯片业务,把青云集团打包卖掉投入也不够。

大国重器,岂是他一家可以做起来的,历史上国家长达二三十年,累积投入几千亿,才勉强追赶到十年以内差距。

对仲芯,他的一贯宗旨就是,2012年以前不考虑直接持股,就算魔都衙门一再催促,他也就安排和集团毫无关联的香江基金会转钱。

每次一两亿续命可以,再多就真的要他命,不是没钱,硬挤能挪出来不少,问题也是车水杯薪,很难帮助仲芯完成跨越式发展。

更关键的是,他很难相信一家刚把创始人赶跑的企业,张汝京的结局吓到他了,投钱进去哪怕做到大股东也拿不到控制权。

那何必进去趟浑水?

还不如先划划水,等到时机一到,兜里有钱时,再考虑另辟蹊径杀入战场。

前提是青云集团各项业务步入正轨,在没有遭受鱿太资本全面打压之前,完成布局即可。

为此他也不是什么都没做,譬如这会南阳理工大学正疯狂联系,在棒子成均馆大学教书的梁孟松。

没别的,直接家国情怀外带现金狠狠地砸,主打一个简单粗暴。

李家坡的半导体产业虽然没有棒子叁星厉害,但也有一定基础,尤其现在不缺资金,不缺订单,不缺未来,只缺顶级人才。

按李泽华一贯个性,只要肯来,先把薪资待遇拉满,再提前画大饼,将来李家坡培训好三五千科研人才,再一块打包回国内嘛。

要自主创业也行,要收购并购产业也可以,反正他不会出面,让专业的来,他在背后套个马甲出钱,等时机成熟再考虑其它问题。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考虑12/13年,主要是兜里没那么多钱,相比于芯片产业的庞大投入,他这点钱不够看的。

那时候正好张汝京,梁孟松身上背负的竞业协议也到期,做什么都方便。

至于现在荣威的订单就没关系了,智能机的第二批次标准系统,储存,闪存,图像处理等80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