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站着时代新能源,还拥有4.9%的特斯拉股份,可该挨揍还得挨揍。
上汽广汽北汽长安长城,有一家算一家,面对新能源态度出奇的一致,打死搅局者再慢慢分享市场份额。
它们的嘴脸,李泽华早看明白了,历史上不能说毫无建树,只能说彻底躺平。
老头乐这玩意能堂而皇之上牌上路,说白了就是因为大家赚不到,哪怕只是及格线的新能源积分,没有这玩意会被问责。
总之就是上面用鞭子抽一下,这帮躺在金山上坐吃山空的家伙,就极不情愿的向前走一步,指望它们自己抢饭吃?
那它们宁愿把锅砸掉,爱吃不吃,大家都别吃。
历史上的比亚迪还能指着时代新能源,转移矛盾说:别光揍我啊,那家伙虽然不造车,但它提供了除直接造车以外的所有支持。
躺枪的时代新能源也把锅甩回去,然后特斯拉进场,一切技术开放,动辄90%以上国产普及率,让这个市场瞬间充斥着牛鬼蛇神。
最终一场乱战打下来,你会发现看似改变了很多,实则什么都没改变,除了花瓣依靠雄厚的技术基础,硬生生抢占高端。
留下的只有一地鸡毛,大家该干嘛继续干嘛。
李泽华怕吗?
当然怕,他怕自己成功的速度太慢,担心这辈子没有甩锅对象,特么市场上投入最大的三家,两家有他控股。
特斯拉和控股也没区别,因为它出现的前三年,一样遭遇全球传统车企的重点围攻,股价如同过山车一样,被反复打压。
李泽华要求不高,总之第三位马总要钱给钱,要资源给资源,能让他合理合法,公开持有特斯拉股份就行。
只要股价涨价,他就拿去美利坚鱿太资本控股的银行做贷款,想没收门都没有。
新能源车,和互联网即时通讯软件行业一样,面对腾达的竞争,双方都没有退路,注定杀个血流成河,只有一个人站着为止。
现阶段,企业微信已经引起腾达的特别关注,几次发函给青云集团,要求作出合理的商业解释。
能拖就拖嘛,反正360和扣扣之间的口水仗已经打起来,双方在电脑端,一个用户第二,一个用户规模第一。
而有青云集团的介入,这场堪称东大互联网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不兼容事件,搞不好能原地爆炸,因为微信的电脑端版本也即将推出。
乱吧,乱吧,不乱起来,哪有突围的机会?
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来说,如果按部就班的发展下去,青云比亚迪,时代新能源,有一家算一家,永远都没可能发展起来。
是国家上层为摆脱能源依赖,减少被卡脖子的风险,力排众议高瞻远瞩大力主推起来的。
他之所以要冒着被所有传统车企针对风险站出来,就是要争取时间,延缓上层对愈发庞大的青云系产生警惕,乃至于恐惧想要拆分。
起码在李泽华的认知中,无论古今中外,从未出现过如此恐怖的一个庞然大物。
你可以说如同贝莱德,先锋,道富那种动辄掌握几万亿,十几亿万亿美元资产的大基金很恐怖,它们通过金融手段在市场兴风作浪。
凡是敢于和它们作对的企业或个人,都会被资本教做人,不按人家的指挥棒走,就很难得到融资,更别提发展壮大。
可这些鱿太资本控制的基金,没法强令每个人必须按照它们的剧本去做。
但青云的各项产业继续发展下去,说夸张点,未来能代表影响上亿人的核心利益,这是什么概念?
你能想象在现实中,将抖音,腾达,阿狸,拼夕夕,美团,支付保,微支付,饿了么,京东,共享经济,比亚迪,宁德时代。
以及大疆科技,高德地图,京东方,仲芯国际,以及通达系,顺丰,全国最大的物流集团,货拉拉,网约车,智能手机帝国。
还有涉及核心根本的农业集团,矿业能源集团,待发展起来超级保险企业,直接雇员几千万,间接影响国内外几亿人的超级公司。
是个什么概念?
历史上腾达的投资商业圈,都被迫将一些重要企业的股份用于分红,实际上掌握影响的企业份额不会变,因为背后控股的人还在。
但明面上,没人会允许一家企业能够影响互联网的半壁江山,什么叫影响力?
就是离开这家公司,你几乎等同于被移动互联网服务给拉黑。
而青云集团更恐怖的点在于,万一将来李某人抽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