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潭里的象牙水牛,长桥坡里的蛟龙都跑了出来,祸害了乡亲们的鱼塘和田地,实在是无法承受。”
青紫山人听着,觉得其中定有缘故,但最近并不知晓,只好先告诉众人,自己近日就会去处理,大家先各自回家,忙活自己的生计就好。
众人渐渐归去,青紫山人便也准备起身,回头看向牧真人,心里便有了办法。
领着牧真人来到藏书的地方,他翻箱倒柜,拿来一个令牌,又磨墨备纸,聚精会神的写了一封书信,把这两件物品递交给牧真人说道:“你姑且拿着。”说完,他转身出去,去牵他那青皮水牛。
趁着青紫山人出去的时间,牧真人便随手翻起周围的经书,平日师父给他规定书读,有许多他感兴趣的却没机会看到。现在他可要仔细看一看,就算师父发现,问题也并不严重。
“只要做人的原则没错,师父就不会怎么惩罚我。”这样想着,小道童便开始着手看书,有一柜书,上面放着《人间道》一本薄书,下面显眼处放着《真人传》和《策书》两本。
牧真人便拿来看,先是看了《真人传》,看了没几页,就意识到这是一本日记样式的书,先是写了自己的籍贯和生辰八字,后面又描写了自己的性格和爱吃爱用之物,在之后,就是师父和自己的一些日常,看起来像王侯将相的传记,实则是师父一笔一划的日记。想到平日里温文尔雅,不苟言谈的师父,自己一向以为他是受人委托照顾教导自己的,没想到只是他不善表达,对自己却是视若己出。
人最容易被真情打动,何况是对世俗只有皮毛认识的小孩子,牧真人不禁流出几滴泪来。但是翻书的动作却没有停下。
他接下来打开《策书》,里面内容很少,前面的籍贯八字,后面就是一些奇怪的记载,不过这个被师父称为“策”的人,却有些奇怪,因为他的出生非常厉害,就像记载英雄人物的史诗一般。末了,师父写了一句:“策天生奇才,但命数不详,我定要助其一臂之力。”
牧真人感到奇怪,但一想到师父的作风,他又点点头赞和了。
恰此时,门外传来脚步声,牧真人听了,赶忙将《真人传》和《策书》放回原处,却在《真人传》原来位置的下面,发现了《培养真人的思路和我对他的希望》一书。眼前一亮,顺手塞到兜中。
“真人,拿着令牌和书信过来。”青紫山人的声音传来。
“是了,师父。”牧真人说着,从藏书处走出。
“师父,这是?”牧真人看着师父平日坐骑青皮白牛问道。
“师父想让你替师父送封信,就骑着白牛去,骑着白牛归。顺便也可以到集市里买些你喜欢的零嘴和见见世面。”青紫山人说完,看着牧真人。
牧真人点点头同意了,完事他跨上白牛的背,说道:“师父是让我去看那万灵道的老友是吧?”
“是这样。”青紫山人点点头。
师徒出门分手后,牧真人便坐着青皮白牛顺着山路晃晃悠悠的往深山中走去,彼时的春风带着松柏的清香,他回头看去,师父也慢悠悠的走在云雾中,牧真人感觉师父也走在山路上,只不过他这是凡山,师父是仙山......
。。。。。。
。。。。。。
。。。。。。
。。。。。。
。。。。。。
。。。。。。
牧真人看着青皮白牛,又想起来刚刚发生的一幕,回首望了望那云雾中的群峰,里面有无数双被雾气遮挡住的眼睛。他捋捋被舔舐过湿漉漉的头发,拍了拍胯下的白牛,一阵热气呼呼的从背后吹来,他便转过头去,知道这是来自山林的告别。
打开师父所写的《培养真人的思路和我对他的希望》,上面写了关于预知者的许多借鉴。
上面写着:
真人在预知这方面上极具天赋,就以往我所知道的看来,这土地上具有预知能力的,最终都不可避免的走上依附他人的命运,虽然这种依附是相互的,但结局往往并不好,无论是普通人还是修道者,都应当有着相同的选择权利,因为总有一日,所有人都会得知这个世界的真相,在那之前,所有人都应当好好生活,真人......所有人,应当需要他人而不是依靠他人......
牧真人将书合好,拍拍胯下的青皮白牛说道:“我俩去帮师父找找这个叫李策的去。”
白牛哞哞的叫了两声,算是回应。随即就沿着另一条山路离开,一人一牛消失在山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