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骐骥先生小传 > 第二十五章 神品惊现

第二十五章 神品惊现

“贤弟,你愿意出多少钱?”浦先生问道,开门见山,没有弯弯绕绕。

“三万大洋。”先生脱口而出。

“与我所估,相去甚远。”浦先生摇摇头。

“骐骥,三万大洋未免过低。浦老弟待价二十万大洋依我看也并非心中实价,只是想让好事之人望而却步,留待有缘。浦老弟,我知道你对当年韩干的《照夜白图》流落海外之事仍然耿耿于怀,事过经年,你也不必太自责,毕竟你也没想到那人会与英国人勾结。骐骥当年不在燕京,还曾为此事亲自致信燕京军政长官,让他确保《照夜白图》的安全,毋令外流,只可惜晚了一步,信到之时,《照夜白图》已被带走,最后流往英国。骐骥亦引为生平憾事。”元先生道。

浦先生讶然,“竟有此事?我竟毫不知情。”

元先生趁热打铁,“确有此事,我和骐骥不想你耽于过往,陷入内疚,便没和你提起。《平复帖》为你祖传之物,绝不可重蹈覆辙,以致外流。与其转手于不熟悉的人,不若转让给骐骥,你对他知根知底,他的为人你也清楚,将此帖托付于他,必将永存吾土。”

“元淑兄,贤弟,实不相瞒,前日有位富商出价六万大洋让我转手,我说要考虑一下,没有答应。”浦先生道。

“老弟,骐骥,要不这样,你们双方各退一步,转价四万大洋,今日当场付清,不容拖沓,如何?”元先生道。

先生当即道:“既然先生这么说,我没问题。夫人,把银票拿出来。”

夫人闻言,从随身携带的手提包中取出四万大洋的银票交给先生。

浦余先生没有说话,反而走向书柜,从藏在里面的保险柜中取出一幅字帖,并将其打开平铺在书房的桌子上,正是《平复帖》。

元先生和先生两眼放光,立马上前观摩起来,啧啧称奇,均道:“旷世墨宝,真迹无疑。”

元先生老泪纵横,“浦老弟,你也忒不厚道,你我相交逾二十载,深知我书法成痴,如此法帖重宝竟不早些拿出来与我瞧瞧,唉唉唉,人心不古啊!”

浦先生道:“这不是拿给你看了吗?你也知这是重宝,岂可轻易示人,每次想请你来看,最后都因时机不对而作罢。我所言皆真,绝无虚言。”

元先生擦干眼泪,“算了,原谅你了。今日就由我和骐骥的夫人做你们双方的公证,正式将此帖转手。”

浦先生叹道:“有劳了。至于那个富商,我今日便让人传话,将他回绝。”

元先生笑道:“如此甚好。”

当即,先生将银票交给浦先生,而后和元先生一起继续欣赏,他们等不及带回去再看。至于夫人,她自打进入浦先生的书房,便时常看向挂在各处的画作,她对浦先生道:“浦先生精于书画,声名远播。今日能观赏到先生如此多的画作实在三生有幸。”

浦先生道:“张夫人对书画也有研究?”

“如痴如醉,奈何水平有限,不能入浦先生的眼。”夫人谦虚道。

“他们还在看帖,不如趁此时间,张夫人画上一幅简画,我来看看如何?”浦先生道。

夫人笑道:“求之不得,多谢浦先生指点。”于是夫人便和浦先生去了另一张桌子那,开始构思画作。

我则和先生、元先生一起,欣赏《平复帖》。他们讲述了有关此帖的知识,这里我按记忆还原出他们所说的内容。

《平复帖》是牙色麻纸本墨迹,是西晋陆机写给生病中的朋友的一封信札,一篇草书书法作品。全篇九行,八十四字,因文中有“恐难平复”字样,后人便命之曰《平复帖》。这里有必要先简单介绍一下陆机其人。陆机,字士衡,出身吴郡陆氏,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孙吴亡国后出仕西晋,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因曾出任平原内史之职,故又称“陆平原”。陆机文才惊世,王勃《滕王阁序》所写“潘江陆海”中的“陆海”便是指陆机,是说的他的才华如大海一般,深不可测,不可斗量。“八王之乱”中,陆机最终由于讨伐长沙王司马乂,兵败被谄而死,被夷三族,年仅四十三岁。临死之前,他发出了那句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凄凉遗言:“华亭鹤唳,犹可复闻乎?”悲怆凄切,引人泪下。作者介绍完,我们进入作品,由于时间过去太久,有些内容在我记忆中模糊不清的,我便略去不提,只说一些我还清楚记得的。《平复帖》封面上是清朝沈兆霖题写的题签,写有“晋陆士衡平复帖真迹”。紧接着又是一个题签“晋陆机平复帖手迹神品”,是明朝董其昌所写。卷前引首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