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走出高原,中师生奋斗笔记 > 第四章 中师苦恋

第四章 中师苦恋

好意思笑,她竟然笑得那么放肆!”

吴子林是向西见过的少有的聪明人物,他是黄原县吴家湾乡人。子林在中师入学时的成绩是403分,基本上每科都接近满分,因为总分只有450分。中专生是包分配的,考上中专就意味着捧上了铁饭碗。由于上高中尚需一笔不菲花费,以后能否考上大学也不确定,因此很多学生走中专这条捷径。可是,与大学招生一样,中专生的录取名额也很少,一所中学一个考不上都很正常。向西初中毕业那年,所在的母校田家湾中学只有三名学生考上小中专,就算放了卫星,被大肆宣扬。记得那一年,田家湾的毕业生多达150多名呢,要考上小中专,吃上公饭,绝非易事。在落榜生里面,优秀学生也大有人在,如与向西一直联系密切的李旭辉就上了高中,后来高考时以黄原地区文科状元的身份上了南开大学。不过更多的落榜生不是去读高中,而是选择复读或者补习,甚至上了高中后又退学复读,一年考不上,就再来一年,读个八九年也不稀罕,被戏称为八年抗战,以至于有些中专生在入学时都已二十四五岁了。在这种情况下,吴子林能够在千军万马之中杀出重围,以十五岁年龄脱颖而出,昂首挺进黄南师范,堪称神奇。子林学习优秀,经常在各种比赛中获奖,班主任张凯华很器重他,同学们也知其绝非池中之物,都是将其以另类人物来看待的。向西比子林大一岁,在班上算是年龄小的,因此经常凑在一起,一块吃饭、打球、转书店、看电影,也会在宿舍外面的沙滩散步。

吴子林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向西总以为子林比较单纯,不像自己读小说读多了,过于早熟,他应该对男女情事不甚了了,懵懵懂懂,没想到子林竟然能留意到宋晓梅的笑声。不过向西以为吴子林是在打趣自己,开玩笑,对他的话也是将信将疑,但客观上这件事对向西也是一种暗示和强化。无论如何,向西渐渐开始失眠,经常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只要往床上一躺,就亢奋异常,头脑中浮现的始终是跟宋晓梅有关的画面,晓梅的秀丽的脸庞,苗条的身段,柔和的声音,妩媚的笑容,好像都成为让他睡不着觉的兴奋剂。他甚至开始想象和晓梅在一块学习、一块在沙滩漫步、一块相互支持鼓励、一块考上大学的画面。当然他能做的只是不断地想象,从未尝试着将其变成现实,让自己在现实中体会一下快乐,他只是远远地看着晓梅展现她的魅力,看着她和其他男同学往来互动,她的身边总是有一些男孩在转来转去。耽于幻想,疏于行动,他就是这样的一无用处的人物,一直都是。

李向西忘了他们俩是什么时候关系近了一步的,在当时班上每个人都知道他狂热地爱恋着宋晓梅,但他还是没有任何行动,只是默默地看着宋晓梅和其他男同学来往,她是漂亮女孩,身边总是不乏追求者,向西只能在内心深处细细地、慢慢地咀嚼由于深深的嫉妒而带来的强烈痛苦。他的同桌是原西的杨华丽,挺体贴和关心他的,自然知道他的心思。有一次教室调整座位,他们和晓梅那张桌子并成了一排,善解人意的华丽主动要求把向西换到靠近晓梅的位置,不过他不好意思腆着脸皮那样做,他一直没有把握机会的能力。有一次,课间休息时,他本来想出去一下,可等到宋晓梅站起来给他让座位时,他又不想出去了,晓梅面露嗔色,盯着他看,但向西故意没理她,而是潇洒地吹起了口哨,事后华丽笑他:“你怎么像一个小孩一样?”

不过,到师范三年级时,在元旦前后,李向西和晓梅可以自然而然地在教室里坐在一块了。那天,向西早早地吃过晚饭后,来到教室看书,马上期末了,要复习考试,时间还早,教室里没几位同学。他在教室倒数第二排坐着,那里靠着大火炉,很暖和。这时,他听到教室走廊上的皮鞋脚步声,听那声音的节奏,他觉得是宋晓梅的,同学们经济条件都不好,穿皮鞋的人并不多,晓梅家境好,是其中的一位,他很熟悉她的脚步声。教室的门推开了,他不想抬起头来,但还是忍不住,一看果真是穿着一身红呢子大衣的宋晓梅。向西对视了一下晓梅的眼神,看见晓梅也坦然地望着他,他又低下头去继续看书,晓梅却大大方方地径自向他走过来,问他:“你看什么呢?”看到向西看的是《小学语文教学法》后,她便到她的座位上取了她的课本,又回来坐在向西跟前。晓梅的态度自然而然,没有过渡,没有转折,横亘在向西面前的一堵厚厚的不可逾越的冰墙,一下子就融化了。向西自然是激动兴奋,快乐愉悦,仿佛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但其实,那天晚上,他们俩人只是在一块复习和背诵《小学语文教学法》课本里面的条条框框,并没有讲出什么有意思的话来,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