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漂泊的云,流浪的雨 > 第56章:田园之歌

第56章:田园之歌

这里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当诗人的梦幻划破玉盘的夕阳时,你便看见小镇流水弯弯的拱桥,看见河岸边古老而青灰的石级。石级上,芨芨青草边,驻足着浣衣归去的女子,素洁的衣裙、飞扬的乌发、清秀的脸庞,纯真的笑靥。顾盼流转间,落日的景致尽入眼帘:深邃的天空下,触目之处是翠绿的、金灿灿的原野,红墙绿瓦的村落,村落上空缥缈的炊烟。

侧耳细听,远山远水间,飘荡着缠缠绵绵的歌吟,飘荡着丝丝青芬的笑语。这梦幻般的水乡,这黄金铸成的年轮哟,你终归叫人魂牵梦绕。梦里路途都是水乡干干净净,红红绿绿的日子。

望斌和海棠终于还家了,几年的打拼,两人总算小有积蓄。这段日子,夫妻俩感觉走进了天堂,幸福的笑容始终流盈在脸上。怎么能不高兴哩?自己雄心勃勃的五年计划眼看就要实现了,多年流离失所的生活大致可以告一段落。漂泊的日子,害怕听到火车的轰鸣,害怕一个人的寂寞和孤独。疲惫的心灵,渴望家的温馨,渴望执手相守的流年。

走之前,老太婆再三挽留,希望望斌能够留下来。她说:“小李啊!大家在一起相处了几年,多多少少有了些感情,你横竖是打工,不如回去处理完了家务事再来吧!”

望斌说:“老板娘!谢谢您的好意,这么些年打工,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不过,我始终要感谢您的关爱,您的真诚和善良一直感动着我,激励着我在以后的日子里执著前行——!”

拗不过时,老太婆说:“小李啊,以后要是找不到好的工作,我这里的门随时会为你敞开的!”

望斌大抵被感动着,口里连呼谢谢,心里却想:好马不吃回头草,反刍过的青草怎么会有滋味哩?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攀援的过程,这山望着那山高。杜甫诗里不是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么,其实,他不是个好高骛远的人,但他很信奉这样的人生哲学,这大抵有些自相矛盾。不过,他的心里到底还是暖融融的,宛若一方肆意流淌的春江水。这胖胖的台湾老太婆还蛮有人情味的,善良、真诚,相比那些黑心老板自然迴然有别。

五月天,正是水井镇缠缠绵绵的梅子雨季,沂沂沥沥的小雨没完没了、无休无止,水泥地面上潮乎乎的,像蒙了一层草绿色的青苔。望斌的心里踌躇着:到底是建房还是买房哩?买房的话,是在市集还是在镇街……他反反复复地思量,反反复复地权衡。那会儿,他的心里开着花,也结着枷。

岳母说:“斌子!你们还是在镇上买房算了!建房工程大,凡事都得操心,三五月下来,人都要剐一层皮!你们要是跑到市里去买房,山高路远,我们就去得少了,以后想帮衬着都难!”

想一想,望斌觉得岳母的话不无道理,“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古人都知晓的道理,我怎么就不明白呢?

早年间,水井镇横直只有两条街。上街属阴,夏季里槐花幽香,阴翳满天,即便是大白天也少有人走,只有漫天的蝉鸣。这里是镇政府、工商所、税务所等单位所在地。下街属阳,街道白光光的,日光充沛,一人高的松枝光秃秃地三两行矗立。这里被喧闹的菜市场、人民商场、公交车站所占据。

近些年,小镇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农村人搬迁到镇上,镇上的人,又向更深更远的城里迁徙,农耕时代向着后工业模式挺进,农耕社会遭遇着后现代的尴尬。望斌的新居隐藏在镇街深处,处在阴阳交汇的节点。这是一片古旧的居民小区,风景却很宜人:夏秋之交,一望无垠的田垄间,错落有致地栽种着卷心菜、辣椒、丝瓜等绿油油的时蔬,氤氲的泥土气息沁人心脾。小区前面是一条幽静绵长的林荫甬道,有短尾的斑鸠在盘桓,而不远处的河岸边,是古老的码头。在码头边上,浅浅的清水里,停泊着几艘乌篷船。清晨,这里人流倒也熙熙攘攘,大多是赶集的渔民。阳光晴好的日子,河水像一面幽蓝的镜子,波光潋澜的宛如海市蜃楼。

新居是一栋两层的楼房,穿过巍峨高大的门楼,便看见醒目的红瓦白墙。二进的院落,幽深静谧。高高的后山墙历经岁月的洗礼,墙皮已经脱落成灰褐色。后院宽大,可谓芳草凄凄,一人多深的蒿草覆盖了院落的整个空间。紧贴后山墙,有一株落败的葡萄树,枯枝颓裂,老气横秋地挣扎在蒿草和藤蔓间,凄凄惨惨。

海棠说:“把她砍斫了吧,她也许是活不久了,听说葡萄树是鬼魅的化身哩!特别是在月黑风高的夜里,魑魅魍魉、暗影扶苏,叫人无法安忱哩!你看这所房子原来的女主人,听说终年患一种难以治愈的风湿病,折磨得不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