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十月初八,大军准备北上,宣帝特意在大殿前为大军送行。
大军集结于城门外,主帅及主要将领在皇宫大殿前等待帝王检阅。
御台前,宣帝站在首位,身后是皇后及其他宫妃和诸位皇子、公主,两侧则站着各个朝臣,放眼望去,一片人海。
宣帝站在御台之上,身侧范洋拿着帅印。
看着底下晋朝各个出众的将帅,心中自豪,他面色威严道:“今有外地扰我边境,屡次作恶,挑衅我朝尊严,朕特令太子与镇国将军率车出征讨伐敌军,为黎民百姓谋国家安宁,愿我大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早日凯旋!”
镇国将军闻言抱拳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等将士定当全力以赴,以报国恩。”
“好!”宣帝豪迈一笑,侧身看范洋一眼,示意他将帅印拿来。
随后顾存礼着黑金盔甲,腰间别着御赐宝剑上前来,双手接过帅印,代大军叩恩。
“殿下去向陛下与皇后娘娘说一声吧,这一去一回,没两三个月是回不来的。”
念及顾存礼首次出征,临行前。镇国大将军特意留了时间让他去向帝后告别,毕竟前线战况不明,这一去,归期不定,虽他们会竭力保护太子,但也还是得让他好好告别一次。
“多谢将军。”顾存礼朝镇国将军颔首,上了御台,走到宣帝和皇后面前,“父皇,母后。”
“照顾好自己。”
看着穿一身盔甲的儿子,皇后强装镇定,哽咽许久才说出这话。
他是一国太子,为国为民,是他的责任,皇后再担心,也不能表现得太不舍,她是一国之母,得做出表率。
“儿臣知晓,母后不必担心。”顾存礼面色如常,握着佩剑的手却紧紧的攥住。
“礼儿,父皇很欣慰,你能主动承担大任,朕的太子,没让人失望。”
宣帝心中同样也担心,但身为一国之君,他考虑的太多,要顾虑的也太多。
顾存礼道:“父皇以身作则,儿臣自当效仿。”
“好!”宣帝欣慰地拍他的肩膀,笑着点头。
顾存礼回之一笑,又看向自己的一双弟妹。
顾存谨这几日一直在东宫赖着,该说的早已说完,他看着顾存礼,朝他抱拳,“皇兄,一路顺利!”
千言万语,自在两人心间。
到了昭阳这儿,她不舍地看着自己的皇兄。
从小到大,昭阳一直觉得皇兄是最帅气的男人,但直到今天见他一身铠甲,她才意识到,此时的皇兄,英武比平时更甚。
昭阳突然眼眶发热,没忍住抱住了顾存礼,脸贴在冰冷的盔甲上,眼泪也在眼眶里打转,“皇兄,祝你早日凯旋。”
说罢便松开顾存礼,将一个蓝色香囊放到他手中,“这是给你的,里面有平安符,愿皇兄一路平安。”
顺着香囊到手中的,还有一张纸条,顾存礼看向昭阳,后者俏皮眨眼,“皇兄一定要好好戴着。”
顾存礼心跳加速,看着手中的香囊,大约猜到了什么。
周围都是人,顾存礼将香囊与纸条握在手里,另一只手温和地搭在昭阳头上,“谢谢。”
说罢,他再次朝宣帝和皇后重重一鞠躬,转身汇入了等待他的将领之中。
一转身,他便低头打开了纸条。
纸条是昭阳写的,上面就写了四个字——林棉做的。
将纸条揉做一团,顾存礼又捏了捏香囊,里面果然有长条状的东西,想来就是平安符。
会心一笑,他将香囊放入了怀中。
走近之后,镇国将军见他面色带笑,不由好奇:“是公主还是皇后娘娘给殿下做的香囊?殿下如此宝贝?”
镇国将军远在台下,并未看到是谁给的香囊。
顾存礼只笑笑,并未回答是谁做的。
“出发吧。将军。”
正事重要,镇国将军不再多问,大手一挥,高喝道:“出发!”
鼓声响起,所有将士整齐转身,兵器和盔甲发出整齐沉闷的声响,出发与城外的大军汇合。
身后,皇后一左一右拉着顾存谨和昭阳的手紧紧握住,担忧之色终是浮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