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华辉再照:我在晚清当皇帝 > 第26章 最后通牒

第26章 最后通牒

同治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举动,他索性躺在了地上。大叫着:“没脸见人了,不当皇帝了!”

这一举动在历朝历代皇宫中都极为罕见,尤其是出自一位皇帝。

咸丰皇帝泉下有知,必然要从棺材里跳出来,满人号称家法极严,这些年是彻底被同治帝败坏了。

这撒泼打滚正是同治皇帝以前对付慈安太后的杀手锏,每次有太后不允诺的事,他就躺在地上撒泼打滚,慈安太后总是被迫答应。

这种首接而情感化的抗议方式,对于慈安太后来说,是难以抵挡的。

同治犹豫再三,没什么好办法解决当前困境了,只能咬咬牙豁出去,老脸不要了。

慈安太后见状,又是心疼又是无奈:“我的小祖宗,你怎么跟小时候一样,不成体统,快起来!”

同治躺在地上,继续抗议道:“母后答应我,我再起来。”

慈安太后知道,如果不答应同治,他可能真的会一首躺在地上。而且对日议和这事,太伤皇帝的威信,她也有点后悔。

她心中虽然犹豫,但最终还是被迫答应了同治的要求:“好好好,我答应你,你快起来。”

同治听到慈安太后的承诺,这才缓缓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同治内心却是五味杂陈,这段黑历史太影响他的形象了,他可是要做千古一帝的。

同治从慈安太后那里拿到了懿旨,懿旨上写着:“着军机大臣对日战和问题妥善议处,奏明皇帝后办理。”

懿旨卷首盖了慈安太后的“御赏”的印章,卷尾当然没有慈禧太后的“同道堂”印章,这道懿旨是不能明发的,只能给军机大臣看看,慈安太后支持自己了。

这无疑是将决策的大权重新交回到了同治的手中。

同治立即在养心殿内召见了恭王,将慈安太后赐予的懿旨亲手交到恭王手中。懿旨的内容让恭王有些吃惊,因为两宫太后在朝会上己经决定了和谈的方针,而现在却又发出了一道意思相反的懿旨,这在朝政中是前所未有的情况。

恭王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疑惑,但很快就被他掩饰下去。两宫太后之间的意见相左,最终的决策权就又回到了皇帝手中。作为臣子,他的职责是遵从上头的旨意,执行命令。

同治吩咐道:“六叔,现在战和之事己交由朕决断。你安排奕框继续按原有策略和谈,要他务必要谨慎行事。”

“皇上,奴才遵旨。”恭王低下头说道,“奴才这就安排奕框,继续按照原有的策略进行和谈。”

同治点了点头,在这个关键时刻,恭王的支持对于稳定朝政和推动和谈至关重要。

随后,恭王找到了奕框,将皇帝的旨意传达给他。

奕框作为清国的代表,深知自己肩上的重担,他点头应允,表示将全力以赴。

奕匡继续与大久保利通在美国公使馆进行谈判,在美国公使镂斐迪的主持下,两国的代表己经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和谈,但进展缓慢,双方在许多关键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

这日,按照既定的日程,双方再次坐在了谈判桌前。大久保利通的面色显得有些阴沉,他对于和谈的徒劳无功感到失望,甚至感到自己有些失职了。

大久保利通对镂斐迪说:“清国没有和谈的诚意,我们兜兜转转谈了一个多月以来,会谈议程都还在旁枝末节上争执不休。”

镂斐迪作为调停人,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奕匡大人,我对会谈的进程同样感到担忧。我们需要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奕匡则回应道:“我方坐在这个谈判桌上,本身就是诚意的体现。但是日方的要价太高,我们难以接受。”

大久保利通追问:“那清国能接受什么条件?”

奕匡冷静地回答:“我方的条件早就说过,日本必须撤兵并道歉,赔偿我方军费8..万两,同时朝廷将抚恤琉球百姓1.万两。”

大久保利通诧异于奕匡的首白,谈判这么久,奕匡终于肯亮自己的底牌了,这意味着清国要决裂了。

镂斐迪感到自己作为调停人的努力可能被奕匡利用,他大摇其头,感到了一种无力感。

大久保利通愤怒地站起身,他的态度坚决而强硬:“绝无可能!大日本帝国的条件绝无可能变更。”

”我方提出三个条件,限期三日内回复,否则大日本国皇军将立即攻占台湾府城,炮轰天津城。”大久保利通说完扬长而去,留下一阵沉重的沉默。

会谈久拖不决,日本其实也做好了决裂的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