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防敌舰突袭。
再者,水师之建设,非一日之功。须朝廷上下一心,共图此事。臣恳请圣驾明鉴,拨付专款,支持海防建设。并望圣上广开言路,选拔贤能之士,共谋海防大计。如此,则我朝海防之弊可除,国家之安可期矣。
臣李鸿章虽不才,但愿为朝廷分忧,为国家尽忠。谨此奏闻,伏乞圣裁。
同治在养心殿内召集了军机大臣,讨论李鸿章的奏折。他将奏折的内容一一宣读,然后询问大臣们的意见。
恭王首先发言:“李少荃所言甚是,海防之事,关乎国之安危,不可不察。日本海军之强,有目共睹,我朝若不早做筹备,恐日后难以应对。”
文祥则提出了实际的难处:“筹备水师,固是长远之计,但目前国库并不充盈,一时之间难以筹集巨额资金。”
沈桂芬则说:“李少荃这个折子不合时宜,他真是见缝插针,当务之急还是台湾的战局。”
同治点头表示认同沈桂芬的观点,他说道:“沈大人所言甚是,当务之急确实是以台湾战局为主,朝廷这个时候也拨不出银子给他。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忽视了海防的重要性,日后东亚国运之争,很大程度上将在海军的决胜负中见分晓。”
同治继续指示:“北方战事己经趋缓,李鸿章有空就开始筹划海防吧。具体怎么办,叫他上折子,详细规划,此事非一日之功。”
恭王领命,说道:“遵旨。反正他筹划他的,我们打我们的仗,两不耽误。”
君臣都哈哈一笑。
远在千里之外的日本君臣,万万想不到在战事最吃紧的时候,清国的君臣己经在谋划十余年后战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