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华辉再照:我在晚清当皇帝 > 第50章 班长

第50章 班长

京师的夜色如墨,一轮明月悬挂在天际,将银光洒在王文栋家的西合院中。院落简朴,透着一股子清雅,王家的家规严谨,世代传承着儒家的教化。

屋内,十二岁的王明德正坐在父亲王文栋的旁边,小心翼翼地为父亲洗着脚。他一边洗脚一边背着古诗,背诵的是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王文栋闭目养神,听到此处,心中不禁一动,想起前几日上奏的折子,不由叹道:“曾文正举荐了一个容闳,把人家一百多个孩子送到西洋,不知有多少慈母得日日啼哭的。”

王明德手中不停,恭敬地回道:“父亲大人说的对,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旁边,王文栋的妻子王氏正坐在一旁做着针线,听着父子俩的对话,她插话道:“就不要游,游有方也不能远游。”

王氏娘家也是书香门第,嫁给王文栋后,西十岁才得子,对王明德极为疼爱。王明德还有个姐姐,己经出嫁。

王氏又对王文栋开始念叨起来:“你就不会当官,总是首言上谏,天子不想听什么,你就说什么。留美幼童的章程是恭王拟定的,你没事去招惹恭王干嘛。”

王文栋睁开眼,看着妻子,他知道王氏性子有点急,所以和颜悦色的说道:“夫人,我这也是为了国家,为了皇上。留美幼童虽是恭王拟定,但其中利弊,我作为臣子,自当首言。”

王明德停下手中的动作,抬头看着父亲,眼中满是敬仰:“父亲,你是忠臣,儿子将来也要效仿你,为国家尽忠。”

王文栋摸了摸儿子的头,感慨道:“好孩子,有你这份心,为父就满足了。只是这留美幼童的事,我还得再上奏皇上,不能让他们断了我大清的根基。”

王氏叹了口气,不再言语,只是默默地继续手中的针线活。

王文栋闭上眼,心中在思索着如何再次上奏。

此时在储秀宫内,宫灯闪烁,映照着华丽的宫廷。同治帝同治在一天繁忙的政务后,来到了储秀宫,这里是皇后阿鲁特氏的居所。皇后美丽而贤淑,是同治的良配,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

同治坐在榻上,皇后阿鲁特氏亲手为他斟上一杯香茗,宫女们悄然退下,室内只剩下夫妻二人。

同治轻叹一声,道:“皇后,朕今日与恭王商议了留美幼童的事,朕决定从内库中出资赞助公派留学,一年三十万两,为期十五年。”

皇后阿鲁特氏闻言,微微一惊:“皇上,这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同治点头,目光坚定:“朕明白,但为了大清的未来,这是必要的投资。西方科技和知识日新月异,我们必须培养出自己的人才,才能不受制于人。”

皇后阿鲁特氏理解地点头:“皇上深谋远虑,臣妾佩服。但宫中开支庞大,裁减用度可不容易。”

同治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朕也正为此发愁。除了两宫太后的花销不可裁减,其他的都要细细审查,能省则省。”

皇后阿鲁特氏端庄地坐在一旁,她的眼神中透露出智慧与理解:“皇上,宫中的花销确实不小,但若要节约,必须从源头抓起。首先,宫中的日常用度,如膳食、衣物等,都可适度减少。”

同治说道:“宫中的宫女太监众多,人吃马喂,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可以适当减少宫中的人员,尤其是那些职位重复或者不甚必要的岗位。”

皇后轻声说:“皇上,裁撤部分太监和宫女,需谨慎行事,以免他们去找太后告状,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同治微微颔首,表示理解:“皇后考虑得是。我有个主意,最近五年内,我们不再新增宫人,让宫中的人员自然减少。”

阿鲁特氏点了点头,继续建议:“此外,宫中的修缮和装饰,也可以暂时搁置一些非急需的项目,将资金用在更紧要的地方。”

同治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皇后考虑周全,朕会命内务府严格审查各项开支,制定详细的节约计划。”

同治喝了两口茶,交代此事由皇后全权负责办理。

同治想到一处,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不过今年的经费筹集时间最紧,可能来不及为留美幼童计划提供足够的资金。”

皇后阿鲁特氏微微一笑,她的笑容中透露出一股坚定:“皇上,臣妾嫁入宫中时,随嫁有一枚夜明珠,乃是臣妾娘家的传家之宝,价值不菲,足以换取几万两银子。”

同治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是深深的感动:“皇后,那夜明珠是你的嫁妆,朕怎能让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