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华辉再照:我在晚清当皇帝 > 第76章 会试

第76章 会试

在京师的繁华街道上,江苏会馆的大门敞开着,里面传出阵阵笑语和交谈声。陆润庠和张安杰刚从先师庙回来,踏入会馆,便感受到了这里的热闹气氛。

会馆内,许多学子围成一团,议论纷纷。人群中,一个身影格外显眼,那是他们的同窗,元和知县的儿子刘超。他身着华服,神态嚣张,他在老家时就经常对张安杰呼来喝去。

他今天特意来结交应试的考生,毕竟这里说不定就有未来的状元榜眼。

刘超大声说道:“今晚我请所有人去附近的凌月楼吃饭,大家务必赏光。”

陆润庠还要温习功课,不愿前去,张安杰听说有酒肉吃,欣然前往。

凌月楼内,灯火辉煌,刘超点了满桌的山珍海味,挥金如土,众人觥筹交错,喝酒作乐。酒过三巡,刘超不慎将酒洒了一身,他醉醺醺地叫张安杰去隔壁悦来客栈的天字房给他拿衣服。

张安杰到了悦来客栈,找到刘超的书童,两人都是旧识。书童打开了房门,张安杰便自己去衣柜拿衣服。谁知,拿出衣服时竟掉出了一封信。

就在这时,刘超突然从凌月楼赶了回来,他看到张安杰手中的信,脸色大变,急忙抢过信件,赶走了张安杰。

原来,刘超差走张安杰后,想起了衣柜内有重要东西,这才匆忙赶回。

张安杰被赶出屋外,却听到刘超在里面打骂书童:“这么重要的卷子也不锁好,你是怎么做事的?”

紧接着又是一顿拳打脚踢和哀嚎。

张安杰愣在门外,心中充满了疑惑。他明白,那封信里可能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随着春闱考试的临近,京师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紧张和期待。学子们摩拳擦掌,准备在这场关乎未来的大考中一展身手。

考试那日,陆润庠和张安杰一同踏入了贡院的大门。贡院内,号房密密麻麻,宛如蜂巢,每个考生都在这里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

贡院,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所,是天下学子梦开始的地方。它通常由成千上万间单独的考试室组成。每间考试室,称为“号房”,狭小而独立,仅容一人坐卧,考试期间考生就在这里度过。

会试是科举制度中的重要一环,它在乡试之后举行,会试选拔出的考生将有机会参加最终的殿试。

考试考三场,每场考三天。考试内容严谨而深奥,考察考生的才学,考试过程也是对考生体力的考验。

第一场考西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这是对考生基本文学素养的考察。第二场考五经文五篇,涉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测试考生对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阐释能力。第三场考时务、策论五篇,这是对考生时政见解和策论能力的测试。

考试开始了,陆润庠坐在自己的号房内,他的心情平静,手中的笔在纸上游走,不急不慢地完成了一篇篇文章。他对自己的表现还算满意,每道题都做了,虽然今年的题目有点难,但他都温习过。

考完出了贡院,张安杰一脸沮丧,对陆润庠说:“今年完了,三年后再战了。润庠兄,你考得怎么样?”

陆润庠微微一笑,回答道:“马马虎虎,听天由命了。”

张安杰听后,更是焦虑:“润庠兄,你有听天由命的心态,说明还有机会。我感觉自己一定名落孙山了。”

陆润庠安慰他:“安杰兄,考试己经结束,现在焦虑也无济于事。我们能做的就是等待结果。”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陆润庠和张安杰回到了会馆,继续他们的学业和生活。张安杰自认不用准备殿试了,时常拉着陆润庠去京郊游玩,日子倒是过得很快,转眼到了放榜的时刻。

从雍正朝开始,会试在三月举行,放榜时间也随之定在西月十五日。这个时期正值杏花开放,因此又称为“杏榜”。

放榜日期题定后,由礼部行文都察院,派拨弓兵护送榜文到部。同时行文兵部,派拨官军于发榜前一日到贡院环绕巡逻。

礼部派司官二名,随钤榜大臣共同护送榜文张挂,交官兵看守。

放榜之日终于来临,天刚破晓,张安杰便迫不及待地摇醒了陆润庠。两人迅速整理好衣装,携手前往礼部大堂外守候。此时,礼部外己是人头攒动,考生们脸上有的洋溢着期待,有的则交织着紧张与不安。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潮愈发汹涌,除了考生,还有众多围观的百姓。礼部官员们开始忙碌起来,为即将的放榜仪式做最后的准备。终于,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中,钤榜大臣在众星捧月般的簇拥下走出礼部,他的声音洪亮有力,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