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他这一代,师兄弟们终于忍不了观中贫苦,纷纷下山另寻他路,等道观交到闲云老道手中时,观中人已寥寥无几。
此后他勉力支撑,也收过一些弟子,但终归是云聚雾散,到如今,偌大的道观,竟只有他与小道童二人守候了,甚是凄惨。
老道说起这段往事,眼泪涟涟。
便是小道童,虽未知世事艰难之苦,但见师父这般作态,小脸上也学着抹起了眼泪。
苏宿见状,自然好生宽慰,虽然他看得出来,这老道是见他供奉阔绰,又同为道门,故而便摆出可怜状,想多求点香火供奉。
不过苏宿并不反感,道观条件也确实艰苦,人家还愿意给他借宿。
尤其小道童的模样,让苏宿回想起,他幼时跟着野狐禅老道当游方道士的那些艰苦日子。
故而些许用不上的黄白阿堵物,给也就给了,只希望能让这甘泉观多撑一时吧。
就这样,一路闲谈,穿前台神殿,过中堂,便到了后面庭院居住之所。
闲云老道停下唠叨,在庭院左侧让苏宿挑了一间厢房,对苏宿道:
“这些厢房,许久未有人住了,有些破旧,还望苏居士海涵。”
“哪里哪里,能得一居所过夜,便已是大幸,哪里还能奢求其他。”
老道见苏宿不嫌厢房破旧,便心底稍安,旋即又说道:
“观内日常只有我和小徒,故而也没备下餐食,所以……”
苏宿听出了老道言语中的窘迫,笑道:“这些不打紧的,借宿一晚就行,道长没必要如此礼遇,就当寻常游客就好。”
一番客套话后,老道也自觉寒酸,便不再多说,见安排妥当了,便起身带着小道童离开。
只是未过一会,老道旋即又一人复返回来,对着苏宿说道:
“苏居士,实不相瞒,今日除你之外,还有几位客人于观内借宿,先前我想着和你并无瓜葛,便忘了说。”
“方才我过庭院西北侧,那里原本是观内的膳食堂,只是这些年停用了。我发现有二位同行的客人在那里置办伙食,我见食料丰富,又想着苏居士没有干粮,便向两位客人讨了份情,可带苏居士前去暂食一顿。”
苏宿先前进庭院时,便察觉那处有烟火气,只是未直接问明,没想到是这个情况。
不过现在老道情都求了,苏宿自然乐意前往。
而且那股烟火气中,还捎带一丝苏宿熟悉的味道。
就这样,苏宿点头称是,旋即便随着闲云老道往膳食堂而去。
-----------------
到了膳食堂,还未进门,便闻到一阵美食的香气。
随着老道领苏宿入内,借着膳食堂内的灯火,两位大厨的身影映入眼帘。
当头的一位,长得人高马大,身形魁梧,一张宽大国字脸,气色红润,虬髯短须,一身黑衣作江湖侠客打扮。
此刻正对着砧板,手下运刀如飞,只见切出肉片薄如蝉翼,晶莹剔透,可见刀功了得。
而另一人中等身材,体格消瘦,看面骨,估摸年岁不过三四十,只是颔下一缕山羊胡,又一副游方道士打扮,显的老成许多。
此刻也正在炉台前掌灶,手中锅铲上下翻飞,诱人香气飘散。
两人见房门推动,齐齐抬头看来,见是闲云老道,后面还领着一人,便知晓是老道说的借宿香客了。
山羊胡道士手上犹自翻炒不停,嘴上率先开口道:
“闲云道长,这位便是你说的苏兄弟吧,长得倒是一表人才!我兄弟两个还在做饭,抽不出身,屋内我收拾了一下,你俩找地坐就行。”
闲云老道连口称好,领着苏宿在屋内寻一方桌坐下。
接着又稍作引荐,向苏宿介绍了两人姓名,那魁梧大汉姓冯,山羊胡道士姓胡,二人是同行而来......
介绍完毕,老道见苏宿寻好位置,便向三人口称告辞。
这时胡道士开口说道:
“道长,你这是作甚,留下来一起吃呗。还有你那小道童,一遍喊过来,放心,菜管够,若是担心破了道观的戒律,我再做几道不沾荤腥的就是。”
闲云老道推辞道:
“不了不了,先前过来是为了给苏居士讨个吃食,我和小徒自有伙食,就不打扰两位了。”说完转身就要离去。
这时胡道士停下手中活,连忙抓住闲云老道:
“哎,道长,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