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小小的龙卷风似的空气旋涡,只是瞬间,便被他吸入身体中。
他双足在地上一点,整个人带着又粗又长的竹竿就跃将起来。
双手一捋,竹竿就直接架在了两旁花市搭建的竹棚之上。
那些竹棚也是这般的毛竹所建的一个个不大的铺位。
刚架上去,那“双龙戏珠”竹扎造型已是带着“呜呜”恶风砸将下来。那数丈长的“双龙戏珠”竹扎造型平平地拍在了架起的竹竿之上。
也将李春初整个给拍了下去。
那竹竿“吱吱嘎嘎”一阵响动,朝下狠狠地一坠,仿佛被拉开的一张大弓一般。
李春初就在大弓的中心圆弧上。
李春初宽大的道袍鼓荡了起来,身体上的筋肉猛然撑将起来,条条粗壮的大筋如龙蛇起伏,蜿蜒抽动不休,似乎在衣服下有许多受惊的巨蟒正在昂首而起。
“霸王举鼎”式,双手朝上用力一举。
顿时整条手臂充血,肉眼所见粗了整整一倍,黑青色泛动着光泽的手掌上肌肉突然像发面一样,一下就鼓了起来,筋脉震爆间竟然发出了钢枪抖动出枪花那般低沉有力的嗡嗡声。
李春初双脚一分,就是一个“四平马”。
他脚下的铺路麻石“咔嚓”连响,寸许厚的石板顿时龟裂成如被铁锤击碎的碎石,向外滚去。
简直就是飞沙走石!
李春初的双足脚面已经陷入到石板之下了。
刚刚赶到的陆阿采差点连眼珠子都瞪出来。
那“双龙戏珠”竹扎造型本就有数百斤重,从高处落下,力道不下万斤,纵然有那根竹竿架上一架,那冲击力也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能承受的。
可是李春初居然就这样硬生生地扛住了。
陆阿采大喊道:“快走——”
那些正在闭目待死的扶住彩楼的路人,听得巨响之后,却是没有遭受横祸,心里正在诧异间,却见一个大胡子道人,手横竹竿死死地顶住那“双龙戏珠”竹扎造型。
路人们便都松了手,一发喊,都冲向“双龙戏珠”竹扎造型。
数十人齐齐一声喊,都共同发力托住“双龙戏珠”竹扎造型,将压在李春初手中竹竿上的力量分担了出来。
更多的路人都涌了上来。
这些路人七手八脚地喊着号子,将那“双龙戏珠”竹扎造型平平地放在了地上。
李春初从造型之下脱得身来,长长地吁了口气,将全身爆发的气血都缓缓收回丹田。
除了身上有些灰尘,竟是没有一个人受伤。
路上逛花街的人从街道的这头到那头都齐齐鼓起掌来。
掌声雷动。
每个人都是发自内心地鼓掌,为这些见义勇为的人,为他们奋不顾身的义举,为了他们勇敢上前的壮举。
李春初扯住身边一个托造型的路人问道:“这位善信,敢问这好好的彩楼怎会断了倒下来了?”
那路人不过是普通做工的人打扮,却是抬手擦了一下额头上的热汗,朝李春初道:“道长你却不知,是有几个在拿着刀打斗不休,一个拿刀的将这牌楼劈坏了,所以倒了下来。真是作孽哦!要不是道长神力,刚刚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李春初忙问:“那些人在哪里?”
那路人朝不远处一指:“却不是在那里!”
李春初顺着他手指方向看去,却是一个拿着钢刀的军官模样的人正和两个短衣青年正在追逐着对战。
那两个短衣青年也各拿着一口刀,拼命抵挡,但却不是那军官的对手,被打得狼狈至极,身上早就是殷红片片。
李春初定睛一看,这二人使刀法却不是自己传授给“凤凰仪”戏班的“戚派合战刀”却又是什么!
“戚派合战刀”原是山东、河北一带的“盘龙单刀”,是从戚家军的辛酉刀法而来的实战刀法。
辛酉刀法却是脱胎于日本剑术第一门派的阴流剑道。开山祖师爱州移香斋是日本“剑圣”上泉信纲的老师。爱州移香斋自称剑术得白神猿所授,阴流剑道也被称为“猿之太刀”、“猿飞之术”。
阴流剑术极其凶狠,一击必杀。后来在日本知名的新阴流(上泉信纲开创)、柳生新阴流(柳生石舟斋开创)等流派都是源自阴流。
嘉靖十四年,戚继光在战场上缴获了一本《阴流目录》,记载的便是阴流剑道的剑术。戚继光将改良后的《辛酉刀法》记载于《纪效新书》,这《辛酉刀法》虽没有那么精微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