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仔细阅读着捷报,脸上也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她抬起头,望着朱元璋,眼中满是崇拜和骄傲,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是一个有远见、有胆识的领袖,他能够带领大家伙走上更好的路。
朱元璋看到马氏的笑容,心中更是喜上加喜。
他转身回到书房,亲自写了一封告示,通告全城百姓这个好消息。
告示上写道:“咱今日收到前线捷报,我大军统帅朱重九英勇善战,大败敌军,稳固湖州嘉兴二县。此乃我朱元璋之幸,也是百姓之福。咱在此宣告,愿我朱家军将士继续奋勇杀敌,保卫家园;愿我集庆城百姓安居乐业,共享太平盛世!”
告示一出,全城沸腾。
百姓们争相传递消息,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他们纷纷走出家门,来到街头巷尾,张灯结彩,欢庆这个好消息。
集庆城内一片欢声笑语,军民一心,其乐融融。
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朱元璋也亲自来到城墙上,与将士们共同庆祝。他站在城墙上,俯瞰着整个集庆城,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满足。
他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将士们的英勇奋战和百姓们的支持。
他相信,只要军民一心,共同努力,朱家王朝一定能够繁荣昌盛,国家也将更加富强。
在浙江沿海的某个隐蔽港湾,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轻轻拂过,波涛轻拍着岸边礁石,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方国珍,这位浙江起义军的领袖,正站在一艘旗舰的甲板上,眺望着远方苍茫的海面,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对时局的忧虑。
突然,一名信使急匆匆地跑来,手中高举着一封书信,气喘吁吁地喊道:“方将军,大好消息!朱家军统帅朱重九……大败元军!”
方国珍猛地回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他几步走上前,一把夺过信使手中的书信,快速地展开阅读。
信上的字迹清晰,内容简洁明了,详细描述了朱重九如何以少胜多,巧妙运用战术,在战场上击败元军的英勇事迹。
读完书信,方国珍的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他瞪大了眼睛,嘴唇微微颤抖,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抬头望向信使,声音有些颤抖地问道:“这消息……可属实?”
信使连忙点头,肯定地回答道:“千真万确!方将军,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啊!”
方国珍闻言,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喜悦。
他猛地挥拳,仰天长啸,声音中充满了激动和豪情。
他转身望向远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看到了起义军胜利的曙光。
在朱家军和脱不花的元廷精锐战斗之前,他的军队总是想方设法地躲着元军,不是他们不敢打,而是真的打不过啊,方国珍的起义军一身本事全在水上,论陆地上的本事,他甚至还不如已经灭亡的大周。
喜悦过后,方国珍迅速恢复了冷静,他深知,这场胜利虽然鼓舞人心,但起义军的形势依然严峻。
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与朱家军加强联系,共同抵抗元军的侵略,或许推翻元廷残暴统治也成为了可能。
于是,方国珍召集了麾下的众将领,一同商讨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旗舰的船舱内,灯火通明,众人围坐一堂,气氛紧张而热烈。
方国珍站在众人中央,将书信的内容详细地讲述了一遍。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字字句句都充满了自信和决心。
众将领听得热血沸腾,纷纷表示要支持方国珍的决定,共同为起义军的胜利而努力。
经过一番激烈的商讨,众人一致决定派出信使,乘船前往集庆,将这加强合作的消息告诉朱元璋,并商讨双方合作的事宜。
方国珍亲自挑选了一名精明能干的信使,将书信交给了他,并再三叮嘱他要小心行事,确保安全到达集庆。
信使接过书信,郑重地点了点头,表示一定不负重托,他迅速整理行装,准备启程,众将领纷纷上前与他道别,祝愿他一路顺风,早日归来。
在众人的目送下,信使踏上了前往集庆的船只。
船只缓缓驶离港湾,消失在茫茫海面上。
方国珍站在甲板上,望着渐行渐远的船只,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憧憬,他知道,这场胜利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相信,只要起义军团结一心,共同奋斗,一定能够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
海风依旧轻轻拂过,波涛依旧轻拍着岸边礁石。
方国珍站在甲板上,望着远方苍茫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