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如同雨点般砸向城墙,一时间,城墙之上碎石飞溅,烟尘弥漫。
守军虽然奋力反击,但朱家军的攻势如同潮水般汹涌,一浪高过一浪。
常遇春率领的左翼军队如猛虎下山,他们手持长矛,脚踏云梯,奋勇攀登城墙。在城墙上,守军与他们展开了殊死搏斗,但常遇春身先士卒,勇猛无比,他挥舞着手中的长矛,所向披靡,杀得守军节节败退。
徐达率领的中路军队则利用吕公车撞击城墙,每一次撞击都令城墙颤动不已。在吕公车的掩护下,士兵们纷纷登上云梯,与守军展开了短兵相接的战斗。徐达在阵中穿梭,他的目光如炬,指挥若定,确保着中路的进攻势头不减。
汤和率领的右翼军队则负责掩护火枪手和投石机,他们的箭矢如同飞蝗般射向城墙上的守军,为火枪手和投石机提供掩护。汤和身法矫健,箭无虚发,他的箭矢总是能够准确地命中目标,令守军胆寒。
然而,即使面对朱家军如此猛烈的攻势,元军士兵们依然没有放弃。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在城墙上与朱家军展开了殊死搏斗。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防线,不断抵挡着朱家军的进攻。城墙之上,守军将士们的呐喊声、喊杀声此起彼伏,震撼着整个战场。
与此同时,方国珍的军队也在另一处城门发起了攻击。然而,他们的攻城方式却显得底气不足。方国珍的军队以水师见长,攻城器械和训练都不及朱家军。他们的士兵虽然勇猛,但在攻城器械的缺失下,进展缓慢。城墙上的守军见方国珍军队攻势疲软,便集中兵力对他们进行反击,一时间,方国珍军队陷入了苦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家军的攻势愈发猛烈,在常遇春、徐达、汤和等统领的率领下,士兵们奋勇向前,不断突破守军的防线。
城墙之上,守军的伤亡越来越重,士气也逐渐低落。
不过好在太阳终于落山,朱家军后方也响起了巨大的鼓声,意思就是收兵,尽管士兵们都认为再打一会就能攻进城内,但军令如山,他们没有丝毫犹豫地就麻利地撤走了。
到此,杭州城的元军士兵终于可以松一口气。
时间匆匆流逝,虽然第一天没能破城,但朱家军的士兵们的士气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因为虽然没有破城,但他们也没有多少战友死亡,整个就是一个‘碾压’的感觉。
杭州城,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元末的战火中显得异常坚韧。
守城的元军长官脱不花,自守城战打响以来,便日夜兼程地指挥着守军抵御着朱家军的猛攻。
然而,随着战斗的持续,守军的伤亡不断增加,城墙也在朱家军强大的攻势下逐渐出现裂痕。
在守城战的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杭州城的城墙上时,脱不花已经带领着他的五千亲卫队士兵来到了城墙之上。
这些亲卫队士兵都是脱不花从元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他们身披重甲,手持长枪,脸上写满了坚定与忠诚。
脱不花的到来,无疑给守军将士们带来了巨大的鼓舞。
脱不花站在城墙之上,眺望着远方朱家军的阵营。
他深知,这是一场生死之战,没有退路可言。他深吸一口气,大声喊道:“将士们!我们是元朝的勇士,是杭州城的守护者!今天,我们要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保卫我们的家园!杀汉狗!”
“杀汉狗!!!”
随着脱不花的呼喊声,守军将士们纷纷响应,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发出震天的呐喊声。
在脱不花的带领下,五千亲卫队士兵迅速投入到了防御之中,他们凭借着出色的战斗技巧和坚定的信念,在城墙上与朱家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朱家军统帅朱重九,在得知脱不花亲自带领亲卫队加入战场后,不禁皱起了眉头。
他深知脱不花虽然不是一位勇猛的将领,但他的加入无疑会强行提振守军的士气。
并且他早先为了防止鱼死网破,特意让方国珍的军队攻击一个城门,就是因为朱重九知道方国珍的人是破绽,让他们攻城?倒不如说是个脱不花一个突破口。
但没曾想,脱不花居然不逃,选择留下来‘送死’。
于是朱重九迅速调整战略部署,决定亲自加入战场,带领先锋军的重装士兵们发起更加猛烈的攻击。
下午时分,当太阳逐渐西斜时,朱重九身披战甲,手持长剑,率领着重装士兵们冲上了杭州城的城头。
他们从吕公车上跳下,就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