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力而满身大汗地躺倒在庭院干净的石板上。仰望着无尘清夜,如银月色,于满天繁星的光晕簇拥下,心绪不由得一片空宁。
兴许直至而今,他也未尝寻觅到何为生命之真意,又当应为何而死,但那些都暂且无妨。盖因眼前无尘,迷障自散;月华如流,惘然自空,世间于长命之上唯有更多之性命,而他身后恰有两个半大孩子还需得他看护守望,故即便贱如山草野花,亦要坚韧不拔地活着,留待有朝一日,看得他们葳蕤盛放。
况且他们都是劫难中留存下的余烬,理当烧得更红,更旺才是。
1出自“二十世纪之书”j.r.r.托尔金小说《魔戒》:分为三枚精灵之戒、七枚矮人之戒、九枚人类之戒,携带魔戒即会受到蛊惑与影响,九位佩戴人类之戒的贵族也因此堕落为戒灵。
2:出自《老子·德经·五十五章》:意为道德浑厚者,如婴孩一般,即使是蜂蚁蛇蝎一类的毒虫,也不会主动去蜇他;是雄鹰虎豹一类的猛兽,也不会主动去害他。婴儿虽然筋骨柔弱,拳头却握得无比牢固。虽不晓阴阳交泰,男女合和之事,但他的器官却勃然雄起,全因精气充沛之由。虽终日啼哭,但嗓子却不会沙哑,全因元气淳厚之故。认识淳和的道理叫做“常”,知道“常”的叫做“明”。贪生纵欲就会遭殃,欲念主使精气就叫做逞强。事物过于壮盛了就会变衰老,这就叫不合于“道”,不遵守常道就会很快地死亡。
3:即角斗之鸡,芥为甲意。
4:出自《夜航船·序》:尝有僧人与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人不免畏缩,忽闻士子言语破绽,僧人遂向其请教:“澹台灭明是一人,还是二人?尧舜是一人,还是二人?”士子先二后一,尽数答错,于是僧人调笑:“且待小僧伸伸脚。”故词性稍带贬义,另藏排调,而非《晋书》伸脚之讥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