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也纷纷说道:“打得好!”“打得好。”
确实打得好。
新闻里只是模糊的说发生在华东,没有细说具体的地址,其实是在赣省抚州的崇仁,已经是深入腹地了。
开飞机搞侦察的人是海峡东岸的人,实际指挥是藏在新竹、化身为‘西方公司’的cia。
海峡东岸算是接了一项代工业务。
镁国此时是非常厌恶海峡东岸的那群人,认为已经贪到无可救药了,根本不想打交道。
海峡东岸为了能继续获得镁国的各项援助,出人出力,使用镁国提供的先进飞机、侦查设备,进行低空侦查。
飞机顺利飞行几千里回到机场,是一早在那等着的镁国佬去拆那些侦查设备,资料数据全都归了镁国佬。
可以说,我们是在和镁国打。
这样的内情,可能我们自己都不知道。
普通人知道的内容就更少了。
大伙更关注农田里的事情。
比如,今年春季和初夏遭遇了严重的大旱。
6月中旬开始各地陆续开始下雨,抢种农作物是大伙的主要工作。
靠天吃饭就是这么不稳定,要保持全年的不减产就得想办法从其他地方找补回来了。
第二天。
早上。
胡家沟种植基地。
李子敬下乡查看仙草的长势。
浇水及时,仙草长势很不错,竹筒水渠给种植基地减少了大量挑水的人力。
基建副组长邱昌吉手拿一顶新草帽给他自己扇风,“春旱刚过去没多久,夏旱又冒了头。”
“咱们用竹子做的水渠虽然简陋,水流也不大,但它灵活方便很实用,已经有好些生产大队学去了。”
李子敬心里清楚,弊端很明显,“竹筒做水渠只是一个临时办法,抗旱的时候凑合着先用用的。”
“沼气池的推广才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邱昌吉回应道:“我明白。”
“他们来咱们这里,本来就是为了学习沼气池技术和沼液杀虫技术。”
李子敬看到有自行车往这里驶来,“孙研究员、尹研究员他们每天都这么早来这里么?”
邱昌吉也看到了来人,“今天算是比较晚的了,经常比我还更早到。”
李子敬脸露笑容,“合作伙伴靠谱就是好啊。”
邱昌吉是实际负责人,感受更深,“您说的没错。”
“咱们的养蚯蚓喂鸡鸭能大获成功,还多亏了他们的指点。”
“现在还不能说是获得了成功。”李子敬示意邱昌吉往回走,去场部先见见微生物所的人。
邱昌吉掉头往回走,“蚯蚓都养出来了,尹研究员他们也说了蚯蚓是很好的蛋白质,肯定可以促进鸡鸭的生长,应该算是成功了吧?”
李子敬边走边说:“现在才刚开始拿来喂养鸡鸭,等实验对比出来确实能促进鸡鸭的生长,才能算初步成功。”
“有效果才算初步成功?”邱昌吉觉得要求有些太高了。
李子敬办事情向来比较保守,“用最少的肥料养出最多最好的蚯蚓。用最合适比例的蚯蚓最大效果的促进鸡鸭生长。”
“只有这两样都达成了,才能算是你说的大获成功。”
听组长的肯定没错,邱昌吉有气无力道:“好吧!”
李子敬好笑道:“我打算推广全国的,不搞明白一点,到时候前来学习的人问你了,你怎么回答?”
邱昌吉只顾着傻笑了。
说话之间,两人与微生物所的人在场部门口汇合了。
戴眼镜的孙研究员笑道:“李组长,你好几天没下来了,今天是又有什么好点子了么?”
李子敬哈哈笑道:“哪来那么多点子。”
“今天主要是看一看仙草的长势,半个月后打算先收割一茬了。”
孙研究猜测道:“看来还真被你预料准了?”
没什么不能说的,李子敬介绍道:“情况确实不大乐观。”
“联系了南方的好几个县市商业局,他们都回复我们,仙草要优先供应本省的大中城市,我们的货要往后靠一靠。”
孙研究帮着打抱不平说道:“这项业务还是你们率先发起的。”
李子敬看得很开,“人之常情嘛。”
“不属于三类物资,有发货给我们就算很不错的了。”
“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