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汉朝四百余年 > 第壹部:布衣天子 第3章: 觉醒

第壹部:布衣天子 第3章: 觉醒

大王,良田美宅是不是向嬴政要多了?部下关切的问到。

不多,不多!王翦大手一挥。

呃,啊?不怕嬴政怪罪你,追责么?

哈哈哈!放心吧!王翦胸有成竹答道。

王翦的请赐要求,连部下也开始担心会不会太过份了。

此时,王翦才说出了自己的用意:秦王生性多疑,如今全国士兵尽交到自己手中,军权在握!

此时只有向秦王提诸多要求,才可以表明自己除了金钱以外,别无他求,借此消除秦王怕他拥兵自立的疑虑。

换位思考一下:我王翦请赐的良田美宅越多,就越把嬴政当老大;如果我什么都无所求,嬴政会认为我就是秦国的老大!

公元前224年,秦国大将王翦又率60万大军进攻楚国,楚国人闻讯王翦增兵而来,便出动国中的全部兵力抵抗秦军。

王翦下令坚守营寨不与楚军交锋。项燕多次到营前挑战,秦军始终也不出战。

秦始皇二十三年,王翦领兵伐楚,大军抵达楚国国境之后整整一年坚壁不出,60万士兵都囤积起来休养生息。

王翦每天让士兵休息、洗沐,享用好的饮食,安抚慰问他们,并亲自与他们共同进餐。

这样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王翦派人打听:“军中进行什么嬉戏啊?”

回答说:“军士们正在玩投石、跳跃的游戏。”王翦便说:“这样的军队可以用来作战了。”

此时楚军既然无法与秦军交锋,就挥师向东而去。

王翦即率军尾追,令壮士们发起突击,大败楚军,直至蕲县之南,项燕战死,楚军于是溃败逃亡,楚国也随之灭亡。

项燕的四十万楚军因为兵力相对较少而不敢强攻,一年后终于按捺不住,正当楚军在往东调动之际,王翦就率兵出击大破楚军,杀了项燕,一年多后又俘虏楚王负刍,平定了楚国。

随后王翦又南征百越,取得胜利。此后,王翦急流勇退,得以善终。

随着进一步北征匈奴、南服百越等措施的实行,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

秦朝的统治极其残暴,无休止的兵役、徭役以及暴虐的刑罚,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

特别是到秦二世当政时期,其统治更加黑暗。

于是,一系列的农民大起义终于将秦朝推向灭亡之路。

秦二世胡亥元年,陈胜、吴广起义,天下出现反秦起义浪潮。

刘邦已经四十八岁,受陈胜、吴广起义的影响,也拉起了自己的一帮人马。

人在最需要你的时候,别说是伸出手,哪怕给他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他可能都会念念不忘,这就是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让人难忘。

刘邦之所以反秦,并没有想象中的神话。

刘邦经常到咸阳出差公干,要么押解犯人,要么带着徭役参加咸阳秦始皇陵和阿房宫的建设。

要知道当时秦国刚刚平定天下,千里迢迢从泗水到咸阳出差,路途险恶,犯人一跑自己也要遭殃,不是能吃苦耐劳、对工作认真负责、心思玲珑手段高明的人是根本干不来的。

公元前209年,刘邦以亭长身份,身奉县里委派,遣送被罚服营建劳作的夫役到骊山去。

去骊山的目的只有一个:修骊山皇陵!

途中许多夫役逃亡。刘邦据此推测待到骊山时人已经都跑光了,于是便在行至丰乡西面的泽中亭后,停下来休息饮酒。

到了晚上即释放所送的夫役们说:“你们都走吧,我也从此逃命去了!”

夫役中年轻力壮的汉子愿意跟随他的有十余人。

既而季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馀人(《资治通鉴》?秦纪二)。

从江苏沛县到陕西咸阳,直线距离900公里,半路上再遇上大雨啊,地震啊,火山爆发,泥石流等,若真到了咸阳,大概只剩刘邦一人了。

可是这刘邦无心押送,他知道这些犯人都是生活无奈,才被迫犯下事的,就一路上故意给他们制造机会,让他们逃走。

刘邦这个亭长,一个很大的职责就是押送囚徒,这个工作不算坏,也不算好。

对刘邦来说,他游手好闲惯了,这样长距离的风吹日晒的、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他厌烦了,但似乎又没有办法再升一级,索性就不干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