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汉朝四百余年 > 第壹部:布衣天子 第3章: 觉醒

第壹部:布衣天子 第3章: 觉醒

据当时的苛刻秦令,受刑的囚犯如果半路逃跑,看管者必因此遭受刑罚。

所以走到河南省芒砀山时,刘邦停下来歇息饮酒。

趁着夜晚,把所有的囚犯都放了,并对大家说道:“我知道你们都不想去咸阳,到了咸阳修陵是死,返回沛县也是死罪!这样好了,你们各奔前程,你们都逃命去吧,等你们都逃了,从此我也要远远地走了”

刘邦这一说,那感动了不少人,这犯人中就有十多个大汉愿意跟随他一块走,从此无论他去哪里,赴汤蹈火都跟他。

有些目光短浅的囚徒,听到刘邦的呼声,真的四散跑了。

但仍有十多个囚徒是明白人,了解社会,深知刘邦在当亭长时豁达大度、黑白两道通吃、领导能力极强,愿意跟随他一块走。

从此,刘邦在河南芒砀山过了一段避世生活,据说有天还杀了一条大白蛇。

不久后,有位老妇哭泣前来,众人疑惑不解:“老妇,你怎么哭了啊?“

老妇答道:“我儿子是那条蛇,他是白帝之子,如今被赤帝之子所杀,我就是为了这个哭啊,呜呜呜...”

众人正要问个仔细时,老妇忽然不见了。

是真实还是虚构?还是刘邦酒醉时乱掰的?我不敢明断,但此故事实在为后人津津乐道。

沛县县令得知刘邦放走所有修陵的囚犯后,拘拿刘邦妻子吕雉入狱,幸亏萧何与曹参二人出些银两,保释吕雉出狱。

秦朝徭役繁重、赋税繁重、刑法严酷。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最终导致百姓纷纷起义。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第一个举起了反秦的大旗,各地豪杰云集响应,天下大乱!

此时的萧何仍在沛县当功曹,他和曹参、樊哙、夏侯婴、周勃等人时常聚会,密切注视着起义局势的发展变化,并暗中与在河南芒砀山中的刘邦保持着联系。

刘邦做了泗水的亭长,时间长了,和县里的官吏们混得很熟,在当地也小有名气。

很多人一生落魄,就是因为人品太好,人都是很贱的,太正直,太实诚的人只会一生失意,太善良的人,都会被狗咬死,那些不被道德所绑架的人,吃亏是很难的,所以别做老实人,当流氓更合算。

这段话直白而犀利,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对于封建社会人际关系的独特见解。

在这个复杂纷繁的社会中,过分的正直和善良反而会成为个人发展的绊脚石。

而刘邦的成功,就是这一类人!

促使刘邦思想转变的原因,是他在押送囚犯去咸阳交差的路上,偶然间,看到了秦始皇出巡时,气派辉煌的样子。

那天,刘邦在半路上,正巧碰见秦始皇外出巡游,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那场面,实在是太震撼了!

秦始皇的宫廷警卫队,前不见首,后不见尾,浩浩荡荡,威仪盛世!

这样的架势,让这个热血青年惊叹不已,感叹道:“啊!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根据史书记载:高祖常徭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夫,大丈夫当如此也(《资治通鉴》)。

这说明刘邦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据史料记载,当时项羽看见秦始皇巡游时,说的是: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可见这两人都是有野心的人。

刘邦的感叹,尽管含而不露,但很明显,话里有话。

表面看,他是赞叹秦始皇,羡慕嫉妒恨,可实际上,却是抒发自己远大的抱负,清醒了自己这辈子真正想要得到什么。

所谓得道,就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看清自己到底是什么东西,然后自由自在,不受拘束,初级者控制自己不受外界影响。

中级者能随心所欲控制一定范围的环境的发展走向,高级者无心而成天心,不凭借明显高明的手段,高级的社会关系也能做到推动世界的发展。

所以,你不知道你是你,所以你就还是尘世那个平凡的你;如果当你真正知道了你为什么是平凡的你,你就自然不再是平凡的你。

从而走向高维度的人生,自然你就保持了精神的无限成长。

你就从一滩平静的水化成了一条运动的河,最终融入道的海洋中,你还是你么?

这段话比较高深,只有有慧根的人,才能明白弦外之音。

江山轮流坐,明年到我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看来,有城府的刘邦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