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延年为人安和,善于处理各项政务,长期主管朝政,汉宣帝很信任他,出即陪奉车驾,入为给事中,居九卿位十余年,赏赐馈赠,家资数千万。
霍光死后,其子霍禹与宗族谋反被诛杀。
汉宣帝以杜延年是霍氏旧人,想要免退,而丞相魏相奏杜延年向来尊贵受信任,所任官吏多不法。
遣吏立案审查,只是查出苑马多死,官奴婢缺乏衣食,杜延年受到牵连犯法免官,削户二千。
数月后,受召任北地太守。
杜延年以原九卿任作边地官吏,治郡政绩不明显,汉宣帝用玺书责备杜延年。
杜延年便选良吏,捕击豪强,郡中清静。
一年多后,汉宣帝派谒者赐杜延年玺书,黄金二十斤,改任西河太守,治绩有名声。
五凤年间,调进朝廷任御史大夫。
他住在原父亲的官府中,不敢使用父亲所用席位,坐卧都另换地方。
这时四夷和睦,海内平安,他任职三年,因老病辞职。
汉宣帝优待他,派光禄大夫持节赐给他黄金百斤、酒、医药。
杜延年病重,汉宣帝赐给他安车驷马,免官就第。
数月后,杜延年去世,谥号敬侯,其子杜缓继侯爵。
张安世少年时,靠父亲张汤的地位出任郎官。
因为擅长书法而供职尚书台,张安世记忆力出众,皇上认为他的才能不同一般,提拔他做了尚书令,调任光禄大夫。
后元二年,汉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执政,由于张安世忠厚,霍光十分器重他。正值左将军上官桀父子及御史大夫桑弘羊与燕王、盖主谋反被杀,霍光由于朝中无旧臣,奏请任命张安世为右将军、光禄勋,辅助自己。
张安世在任13年间,国家平安无事,任用贤士。天子下诏书夸奖张安世的功绩,封张安世为富平侯。
元平元年,汉昭帝驾崩,其侄子昌邑王刘贺被大司马霍光拥立为帝。
刘贺在即位的21天内,做了1127件荒唐事,于是被废。
当时出任光禄大夫的邴吉,向霍光推荐刘病已。于是,霍光迎立时年19岁的刘病己为皇帝,史称汉宣帝。
汉宣帝初立,褒奖大臣,加封张安世一万零六百户,他的三个儿子张千秋、张延寿、张彭祖,都做了中郎将、侍中。
地节二年,大将军霍光去世后数月,御史大夫魏相密封奏书,推举张安世出任大将军一职,其子张延寿稳重厚道,出任光禄勋,兼领宿卫职务。
汉宣帝想用张安世父子。张安世听说这事情,再三坚辞去大将军一职。
汉宣帝不答应。
几天后,加拜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兼领尚书事。
几个月后,罢除车骑将军的屯兵,改为卫将军,领两宫卫尉,城门、北军兵隶属张安世管辖。
当时霍光之子霍禹为右将军,皇上改任霍禹为大司马,撤去右将军的屯兵,用官号虚尊嘉赏,事实是剥夺霍禹的兵权。
一年多后,霍禹谋反,祸及宗族,张安世一向小心畏忌,十分担忧,他的孙女张敬是霍氏外亲族的妻子,应当连坐被诛,张安世的脸色瘦弱憔悴。
皇上看了很奇怪也怜惜,便问了左右侍从,于是赦免了张敬,以宽慰张安世。
张安世看到父子尊贵显耀,心怀不安,替子张延寿请求外出补官,皇上任为北地太守。
一年多后,皇上可怜安世年老,又召张延寿为左曹太仆。
当初,安世兄张贺得宠于卫太子,后来太子起兵失败,宾客都被杀,张安世为张贺上书求情,张贺被免去死罪处以宫刑。
元康四年春,张安世有病,上疏归还侯爵,乞求骸骨归故里。
汉宣帝希望张安世能好好养病,多辅佐自己几年。
于是张安世又强起办事,到秋季去世。
天子赠印绶,送来轻车甲士,谥号敬侯。赐冢地在杜县束,挖上起冢,建祠堂。子延寿嗣爵位。
昭帝初年,率南阳郡士卒平定益州叛乱;向昭帝报告上官桀图谋作乱消息;向霍光进言建议废除盐铁、酒的专卖。昭帝去世后,向霍光进言建议立刘询为帝。宣帝早年,相继任北地太守、西河太守,都有政绩。
昭宣中兴,是西汉汉昭帝和汉宣帝时代,此时的西汉自汉武帝对外战争结束后,逐渐进入恢复性稳定及发展阶段。
汉武帝末年,由于长时期的攻打匈奴以及严刑峻法,阶级矛